社論/健康城市 離島第一

  • 2017-01-11
 康健雜誌連續17年進行的健康城市大調查,2016年調查結果在去年10月公布,將全國各縣市分為「六都」、「非六都」、「離島」3組,台北市、宜蘭縣和連江縣奪下各組冠軍,而連江縣在環境、運動、衛教、篩檢及照護構面都表現不俗,獲選「打擊慢性病最給力城市」;惟民眾愛運動比例,即每週身體活動量符合WHO建議標準人口比例及每日平均身體活動總量的部分,金門仍略勝一籌,顯示地方政府在宣導民眾運動,尚有努力空間。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言,生命四要素陽光、空氣、水和運動,而世界上適合居住的城市幾乎就是運動環境相對友善的城市,環顧台灣目前最重要的健康議題,包括醫療費用的擴張、現代人壓力、憂鬱、肥胖的狀況嚴重,各項研究都指出,運動是紓解壓力、預防疾病、避免肥胖最好的處方,也是減少醫療資源無限增加的最好方式。
 康健雜誌的調查從環境、運動、衛教、篩檢和照護五個構面、合計33項指標評比22縣市;調查結果發現,台北市居民重視均衡飲食和運動、城市環境讓人願意出門活動、醫療資源充足,拿下六都組第一。宜蘭縣和連江縣則有優質天然環境,在衛教和篩檢上也相當賣力,因此在非六都組、離島組奪冠。
 馬祖無論在各項指標上幾乎都優於金、澎,當然其中有著馬祖人口數少的優勢使然,雖然無法完全反映真實的情況,但卻值得地方政府未來施政參考。從好的部分來看,全台有七成民眾沒收過政府的宣導活動訊息,但馬祖一枝獨秀,有高達67%縣民得到過縣府資訊,而墊底的基隆市僅有25%,其在活動宣導上明顯有待加強。
 再來在運動構面部分,六都中台北市、非六都中嘉義市及離島的連江縣表現最佳,連江縣不管是在舉辦體育活動比例、方便找到運動地方及規律運動人口比例上都優於其他離島縣市,離島組的金門縣則是縣民的運動習慣較好、縣內醫療資源也稍多,但其他環節卻沒做到位。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以「讓健康動起來」(Move for Health)為主題,希望將運動習慣深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因為根據WHO估計,缺乏運動,導致全世界每年超過兩百萬人的死亡。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去年5月13日發布的國情統計通報,2015年國人平常有運動者占83%,年增0.6個百分點,規律運動人口占33.4%,但60歲以上老年人口較注重健康養生,約5~6成有規律運動習慣,青壯年上班族則因沒時間,規律運動人口僅占2~3成。這個數據其實相較喜愛運動的歐美國家仍有差距,顯示在運動宣導及營造動機上,政府還有努力的空間。
 幸福城市的民眾展現於這個城市居民的自信,也展現於居民所表現出來的活力,蔣勳曾經說過體育是非常重要的美學教育,希臘人是從運動中發展出身體的自信,進而創造出偉大的文明。建構馬祖成為宜居的城市,打造運動環境、培養鄉親擁有運動習慣是我們必須持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