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縣府組織再造的期勉與期待

  • 2017-01-13
 為配合地方制度法規定,並提升公部門服務效能,縣政府新組織架構自106年元旦起正式上路,由原18個局室整併為16個局處。縣長更在今年的第一次主管週報上指出,新的組織及調整,要展現更有效率、更有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更有創意,以達到、甚至超越鄉親們的期待。
 這個的期許更精確的描述,就是期許新的團隊能更深具遠景使命價值、有效兼顧利害關係人利益、締造高度的執行績效、以及勇於承擔變革風險。透過這些願景的標竿設立,促使公部門時時檢視外部競爭環境及內部資源的機會、威脅、優勢和劣勢,讓服務更貼近民意,至盼給予外界不同的感受。
 服務組織的重整,無疑是根基於更深層使命與願景的指引,作為前進的動力。一個善治的政府,必須建基於民主、法治、透明、公眾參與、政治控制與課責,唯有思考的核心DNA正確,所作所為才可能取得高度正當性與合法性,為社會所信服。設若公共部門的重整為的僅是一己私利,不論再怎樣的用心,終將淪為泡影。
 過去的權威式集中於少數人手中,恣意決定政策發展;但民瘼高漲的現今,政府不再是領導角色,而是處於被領導的地位,由大眾來參決。職是,公共政策目標的優先順序設定必須由民意來界定,且公部門存在目的和服務提供方向要依社會需求來決定,不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新的縣府組織必須多注意政策利害關係人的感受與立場,並留意社會支持、專業能力、法律合法性,方能增加認同感。
 而執行力的提升除有助行政革新,更實繫於組織再造的成果。員工配合度、財務和實質資產、組織與外部關係等,在在都左右公共服務的績效,如何有效管理這些影響執行力的內外變項,使計畫能澈底落實兌現,不致出現上有政策下對策的失靈情形,將是相當關鍵的一環。誠如曾任漢威聯合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及聯合訊號公司(AlliedSignal)董事長的Larry Bossidy指出: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
 而風險與危機管理的因應能力,更是考驗縣府組織變革後的首當挑戰。從交易成本觀點來看,「改變」本身就會增加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再加上無法預估改變後的資訊和結果,上倘新組織成員間的認識和信任不足時,容易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組織變革本身就會面臨許多挑戰與衝擊,期許縣府團隊能用最短的時間進行磨合,用最大努力撐過這段過渡期,使新團隊快速上手。
 我們期許這次的縣府組織調整不單單是人員的變遷異動,更要能發揮綜效創造合超效應,建立起一支強而有力的服務團隊,以因應馬祖2.0的世紀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