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醞釀協調,北竿機場淡旺季航班調整案終於在本月11日起正式實施,新的一年之中雖有部分月份由原來的3班減成2班,但也有更多的月份由原來的3班增加為4班,全年因為調整後航班也增加了往返48個班次。淡季減班對民眾進出帶來不便的弊遠不及旺季增班帶動觀光的利,這樣的改變雖說航空公司是最大贏家,但地方觀光旅遊也能因此獲利,整體而言此次的航班調整是利多於弊的局面。
北竿航空站針對過去5年各月機場載客率做出精準的統計分析,發現每年的4月至10月是載客量較高的月份,其中6至8月載客率均達八成五以上的業績,11月至翌年的3月平均載客率約四至五成,這個數據突顯北竿淡旺季的載客率涇渭分明。為使有限的航空交通資源發揮最大功能,在現實的國內航空市場機制之下,地方各界可以說不得不面臨一些調整與轉變,但也希望在改變的過程中儘可能找到雙贏的方式,淡季減班、旺季增班是目前看來最為可行的改變方案。
對航空公司而言,淡季減班等於減少虧損,旺季增班等於增加營收,這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對地方而言,減班多多少少會帶來交通上的不便,但要考量增班後帶動的觀光效益,利弊得失之間其實不難衡量。馬祖確定觀光立縣的政策之後,如何讓更多遊客造訪馬祖帶動產業消費是政府以及民間多數業界共同努力的目標,而交通正是影響地方發展的首要因素,在現有的資源下能有效提升運能的規劃是值得推動落實的,當然最終我們希望馬祖全面發展成為各家航空公司爭相進駐的航點,才能免除一家經營所產生的諸多不合理的現象。
正所謂形勢比人強,馬祖因為機場場站設施不良,現階段若要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非得要政策面考量介入才有可能,但這也並非遙不可及,中央基於照顧離島交通以及推動產業發展的立場,政策介入也有其必要性,只是在此之前並在既有的條件下做航班調整是基於各界共同的利益與需求,應是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結局。
對北竿地區的觀光相關產業而言,能夠在旺季加班是一項大利多,這項效益在4月旺季開始時便有所感受,一天增加70個座位數,若以乘客八成為遊客計算,每天可增加56人次遊客入境,對地區觀光消費也是一筆可觀收入。有人潮就有錢潮,這對觀光區而言是不變的定律,在無法全年增班的大前提下,旺季增班也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正面效益。航班調整今年首度試辦,成效如何值得期待,也希望在年底時能就載客需求做更精準的分析,再找出效益更大的航班規劃方式。
社論/航班調整利多於弊
- 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