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生態旅遊 馬祖發光

  • 2017-01-16
 近年來生態旅遊發展蓬勃,生態旅遊以環境保育為前提,透過旅遊活動推廣保育知識並創造商機,達到自然環境、觀光旅遊、社區發展的三贏結果。縣府為推動馬祖雌光螢生態調查和保育工作,日前產業發展處舉辦研習營,引領鄉親瞭解雌光螢生態習性以及相關保育知識,讓更多人認識雌光螢,共同保護雌光螢,為馬祖創造另一個生態旅遊吸引力。
 雌光螢是馬祖的生態寶貝和觀光亮點,2012年透過型態與分子鑑定,已確認馬祖北竿雌光螢與東莒黃緣雌光螢為2新種雌光螢,這是馬祖生態的獨特之處,我們應該為下一代好好保護這個珍貴的資產,讓雌光螢永遠在每一個馬祖夜晚發亮。
 目前很多台灣的景點、農場、民宿都主打螢火蟲生態旅遊,螢火蟲已成為當地生態水準的指標,許多觀光客慕名前往體驗螢火蟲的魅力,如南投縣鹿谷鄉公所舉辦「鹿谷螢火蟲季」、台南市政府舉辦「台南梅嶺賞螢季」、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曾舉辦「星光螢火季」。
 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對於螢火蟲研究保育和推動觀光最成熟的國家,春賞櫻、夏賞螢、秋賞楓、冬賞雪被大眾認為是日本四季旅遊主題,日本早在1920年代就開始以螢火蟲作為商業主題活動,目前每年夏季日本各棲息地公私部門都常會舉辦賞螢或生態活動。同時日本人常以家鄉是螢火蟲的棲息地而感到驕傲,日本全國共有五百餘個螢火蟲相關保育團體,社區民眾積極參與螢火蟲保育工作。
 借鏡日本的螢火蟲生態旅遊經驗,馬祖雌光螢保育目前遇到最大的瓶頸在於社區民眾的參與,同樣是夜間發光的生態,相對於海上藍眼淚的瘋狂,陸上的雌光螢較被忽略,地區鄉親對於雌光螢認識不多,不像日本社區成員對於螢火蟲生態的高認同與高參與,沒有社區的認同與參與,就算有公部門經費的投入,雌光螢保育工作也難以落實與深化,而各項土木建設、噴藥污染等破壞行為也較不易在第一線被制止,唯有社區的支持,才能真正確保社區生態的守護。
 目前世界各國愈來愈重視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在保育與觀光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是馬祖未來觀光發展的活路,馬祖的草叢間出現雌光螢,代表馬祖的生態良好,有助於建立馬祖的生態旅遊品牌,而北竿雌光螢與東莒黃緣雌光螢2新種雌光螢更是馬祖的生態名片,讓世界透過生態名片認識馬祖,我們應該保護好雌光螢,降低對馬祖生態的衝擊,永續馬祖生態與觀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