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精彩的坂里十三暝活動告一段落,今天各村的擺暝酬神慶典接著上場,今年的十三暝活動除了傳統的閩劇表演外,首創社區舞台劇演出,結合在地白馬尊王燒馬糧文化,讓今年的元宵活動別開生面。近年來大小活動都強調社區參與,馬祖的觀光若能融入社區的力量與創意,便能發展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觀光內容,如何讓遊客感受多元的文化是世界各地旅遊的主要趨勢,生活與旅遊結合方能長久。
105年馬祖因為藍眼淚而迎來史上最大量的觀光客,這股藍眼淚熱潮能否延續不得而知,因此馬祖的觀光前途不能全部壓在藍眼淚之上,如何設法充實在地的文化特色才是觀光產業的鐵飯碗。社區參與扮演重要角色,馬祖地小島散村落多,但各鄉各村都有所謂的特色傳統,或許在地人眼中的傳統只是生活中很平凡的一段,但看在外人眼中就是特色,透過包裝與行銷,特色傳統就能成為特色觀光。我們以近年來廣受好評的仁愛村燒塔節為例,高度的社區參與讓活動辦的有聲有色,也漸漸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觀光盛會,仁愛村成功的例子可以作為其它鄉村的借鏡。
台灣人最愛遊訪的日本也是值得借鏡的觀光大國,日本幕府時代留傳的諸多節慶傳統,至今已然成為吸引觀光客的最大賣點,馬祖的節慶傳統似乎尚未發揮至此,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年來因為人口外移、老化造成傳統特色簡化或失真現象普遍存在,年輕一輩不願參與其中,讓傳承出現斷層,北竿的扛乩文化就是一例。原民文化是世界各地觀光發展主流,再美的山光水色也要搭配在地人文特色才有吸引力,馬祖的社區其實還有很大的發揮潛力。
馬祖實施戰地軍管長達半世紀之久,過去的軍管措施如今看來或可成為觀光發展的另類資源,只可惜我們只在硬體建設上努力,忽略了人文特色的經營與傳承;金門馬祖戰地政務期間民防隊組織如今已經解散,配合觀光讓組織再起只要加入一些創意點子就是賣點。去年在馬祖業績長紅的董事長團,公司就要求所有導遊要身著迷彩裝,這個概念即是結合在地文化特色而來,這種思維若能擴及更多層面,馬祖的觀光會更有看頭。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在熱鬧喧譁之後更要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的觀光發展之道,失真的傳統絕對不會成為永續傳承的地方特色,更不會是觀光的賣點,結合創意也要其來有自,元宵既是地方最重要慶典,就該有個可長可久的主軸構思。
社論/鼓勵社區參與 活化觀光內涵
- 201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