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節約能源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 2017-03-19
 歷年來,政府單位與民間環保團體都積極的宣傳、倡導環保概念,節約能源已成為現今社會一大潮流,隨處可見各種各異的節能產品與口號,省電、省水是為節能的主要象徵,再以步行、自行車或大眾交通工具代替開車,即是以減少能源的使用為主要定義。近年來,則更進一步推動使用天然能源、再生能源,諸如太陽能、水力與風力發電等。
 在面臨全球暖化與生態浩劫之際,環保意識日漸抬頭,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生態丕變,讓環保與節能不再只是一句口號。節約能源是指以減少能源消耗的方式,保護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節約能源並非減少使用能源,降低生活品質,而是在既可享受現有的一切生活方式及設施的前提下,亦可同時為保護環境作出積極貢獻。而家又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單位,從家開始落實節能環保概念,並實際實踐於生活中,只要花點心思留意,人人都是綠能低碳的最佳實踐者與參與者。
 耗用過多能源,會使地球能源日益減少,增加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的風險,並增加整體社會的開支成本。為了樹立全民節能觀,大家應把節水節電的方法,運用在生活中與工作中。無論在工業、運輸業、商業、建築業以至家居方面,都應該盡一分力量,積少成多,以達成節約能源的目標,多方管道齊下,落實節約能源降低碳排放,由全民共同來實行,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環保,是一種生活習慣,節能減碳更是現代人的必要觀念,落實環保綠生活,地球居民由下而上力行,對環境友善,從生活、生產、生態三大面向,從自身做起,隨身攜帶環保筷、環保杯,使用環保手帕,自備購物袋,隨手節水節電,輕鬆響應環保綠生活。我們認為,除了在硬梆梆的設備上進行更換,能收到立即的效果外,最重要的還要從每個人從心做起,要節約能源、省水省電大家都知道,只是真正在做的沒幾個,讓這項從小學到大的生活美德只流於口號,所以生活環保付諸實行,非一朝一日可達成的,一定要全民共同響應,並持之以恆。
 實踐環保綠生活,從日常生活中省油、省氣、省電、節水做起,節能教育也應從小紮根,走進校園深植與推動,進而影響更多人,讓大家了解全球暖化的改變契機不應只是口號,而是在不影響現有居住品質的前提下,可藉由生活中的自我開始行動,從各種不同面向,切實走向綠能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