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點亮馬祖 溯源歷史 連結世界

  • 2017-04-10
 經過4個月規劃籌備,馬祖民俗文物館亮島遺址專題展區昨日正式啟用,專區設有模擬挖掘區貝塚、石器,出土過程紀錄等,以及亮相亮島人1號、2號修復人形模型,展出內容具有高度可看性,將成為馬祖亮點之一。
 馬祖雖然面積小,但她的歷史卻很長,馬祖史前遺址除了亮島上的3處遺址外,還包括熾坪隴遺址、塘岐遺址、福澳港遺址等,特別是亮島人的考古出土,具經碳14定年檢測,距今約8千多年,是已發現的南島語族年代最久的人骨遺骸,提供世界民族移動的地圖線索,馬祖的考古成果有其重要意義。
 亮島人不僅是屬於馬祖人的,更是屬於世界的,目前已有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期刊,由於亮島人在國際學術上具有高度能見度,建議地方政府可以爭取經費另建展示館,如同新北八里的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以更豐富的展示空間與內容讓更多人認識亮島人,或是可比照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模式,爭取成立我國史前博物館馬祖分館,以國家級規模來營運展示。
 除了硬體建設外,深化亮島人相關研究更是重要,包括使用最新的科技鑑定技術,以及與國際一流研究團隊合作,例如之前國高中的歷史教科書上台灣最早人類的「左鎮人」,近年經過精密科學再次檢定,發現竟是烏龍事件,之前日本學者用不精確的氟、錳計量測定檢定方式,估計左鎮人距今有2至3萬年,但最近相關單位將左鎮人送國外碳14定年法檢驗,檢測結果估計距今僅約3千年,左鎮人的烏龍事件值得我們借鏡,在相關的學術論述時應該小心謹慎,避免出錯造成國際學術笑話。
 目前亮島人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等待相關研究人員去解謎,例如為何面積約0.4平方公里的亮島,竟有兩處年代不同的遺骸?亮島人男、女遺骸推估都僅約30歲左右,為何早逝?是疾病?是意外?或是如同「冰人奧茨」一樣疑遭謀殺或負傷死亡?或是如「石峁遺址」可能進行宗教人祭?目前亮島人的研究還有許多不知道,很多的猜測也尚未有科學證據支持,等待馬祖與國際研究者去揭開亮島人的神秘面紗。
 亮島人的發現是南島民族的重大考古成果,對馬祖、台灣、兩岸以及國際考古學界都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好好深化 亮島人遺址,讓亮島人成為馬祖的文化資產,也是吸引世界眼光的觀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