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小型區間客機將成為國內離島空運主力機種,遠東航空公司規劃引進共9架這款客機,今年4月中旬就有2架採租用方式加入國內市場營運,這也是國內繼立榮航空以及解散的復興航空之後,第3家擁有ATR機隊的航空公司。航空業評估這款客機在整體營運成本上要比噴射客機低很多,這種適航機種的調整演化對離島的空中交通運輸以及硬體建設的改善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金馬澎三離島對空中交通運輸依賴度極高,除了馬祖機場因場站設備不足而無法起降噴射客機外,金門與澎湖均以大型噴射客機為運輸主力,包括遠東、立榮、復興多家公司都有百人座以上的噴射客機在營運。近年來在金門小三通客運流量下降以及澎湖觀光遭遇瓶頸之後,向來對市場敏感的商人已經嗅到改變的味道,在航空市場競爭激烈的現況中業者不精打細算是沒法生存的。
ATR72-600型70人座客機為空中巴士集團生產的主力機種,屬中短程區間客機,除了造價比同載客數機型便宜外,其平均油耗和營運成本也相對低很多;國內航空評估利用此種機型營運離島航線較符合經濟效益,因此立榮在多年前開始引進,現在遠東又跟進,不久後解散的復興航空也有可能有其它業者接手整合,所屬的機隊會重新啟航,這意味著未來十年甚至是更久時間ATR小型區間客機會是離島空運主力。
離島向來被視為國內的黃金航線,也正因為如此早年各家航空公司爭相投入營運,機型由小變大,但當市場出現變化之後現在反而機型由大變小,這種轉變對金門、澎湖這兩個擁有較大機場的地方而言或許只是市場客源的消長變化而已,但對馬祖而言可能會影響到未來機場改善的政策方向。馬祖機場改善議題研議多年,未來的馬祖機場是要以改變適航機種加大加長跑道為主,還是以航班穩定為優先考量?其間牽涉到建設經費、期程、環境影響評估等諸多複雜因素。若要加大加長跑道則必須大規模的炸山或是另覓新址建機場,若是僅局部改善地形、改良儀器降低起降標準,這種考量地方是否能夠接受等等?
不管未來馬祖機場改善的方向為何,短時間內百人座以下的區間客機勢必已成離島運輸主力,除非市場客源有極大變異,否則營運機種再改變的機會不大。一個新機隊成立牽涉到整體營運策略、後勤補給維修等,遠東和立榮這種較具規模的航空公司不會做短期評估,選擇ATR機隊應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面對國內航空市場的演變,地方各界在思考未來空中交通改善方向時也不能置之度外,有時候面對現實比堅持己見更為重要。
社論/小型區間客機將成離島空運主力
- 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