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於五月起針對身障者推出「無障礙微旅行」,雖然僅針對設籍或實際居住新竹者,但仍然創全國之先,正如新竹市長在宣布時提到,這也是被照顧者的醫療方式,一項讓照顧者、被照顧者的喘息服務,當然也藉由這樣的活動設計重新審視城市中的無障礙空間。
過去一般大眾總認為無障礙旅遊是專門給身心障礙者參加的行程,但隨著高齡社會、進步社會的時代來到,無障礙旅遊的對象已經擴及至更多人,除身障者外,高齡、孕婦、嬰兒及兒童等都需要更友善及方便的旅遊環境。
日前馬祖迎來一批臺中的身障朋友,用輪椅在馬祖進行三天二夜的自由行,也順道考察馬祖是否適合辦理傷者的大型旅遊。這群朋友在抵達福澳港後,原訂計畫是先參觀酒廠,但福澳斜坡立刻讓他們打消念頭,只能改往反方向的清水;而雖然他們感受到馬祖鄉親的熱情,在路上經常有人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但實際上無論是前往餐廳用餐還是住宿,馬祖都讓他們感受到不便,在無障礙設施設備提供上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國內其實許多縣市已經開始開發無障礙旅遊,在觀光旅遊的服務網上提供一些無障礙旅遊推薦路線資訊,惟似乎仍以形式化的條件為標準,像是無障礙停車位、無障礙衛生所、無障礙廁所及電梯等等。交通部觀光局的無障礙旅遊路線也推薦了馬祖一日遊,但是在住宿的部分就清楚的標註無完善障礙房間,目前正積極輔導旅宿業者進行改善中。
其實多年前就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身障者必須以輪椅代步,在前往馬港天后宮時,陪同者必須汗流浹背協助身障者登上那望之生怯的入口樓梯,雖然相關規定公共建築物及活動場所需有無障礙設施,但規定中也有因軍事管制、古蹟維護、自然環境因素、建築物構造或設備限制等特殊情形,設置無障礙設備及設施確有困難者,得由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提具替代改善計畫,也因此馬祖有許多的特殊性,讓落實無障礙的理想總是有段距離。
過去幾年,德國國家旅遊局非常重視無障礙旅遊,無障礙旅遊的服務對象一方面是身障人士,另一方面則是人數逐漸增加的行動不便長者,無障礙旅行已漸漸成為一項競爭標準,以及一項高品質旅遊服務的指標。德國鐵路局在超過300個車站裡,提供友善行動不便者的服務,長途火車均設有無障礙設施,就連飯店業也加強因應身障人士的旅遊需求,在提供無障礙的房間與餐廳外,聘請在該領域中受過專業訓練的服務人員。當然幾乎所有觀光景點,都設有殘障車位。如今大部分公共建築裡的廁所,也都設有無障礙設施。
馬祖致力推動觀光業,目標群當然絕對不只是一般遊客,馬祖的慢遊氛圍更適合年長者,因此提升馬祖的旅遊品質及提供有愛的無障礙休閒旅遊環境,就非常重要。雖然難以立即改善各地的無障礙設施,但仍有許多可以立即做的事,像是各景點廣設充電站、無障礙行動廁所及增設低底盤公車、安排隨行服務人員、運用簡單的輔具改善等,只要有心仍能打造專屬馬祖無障礙旅遊行程。
社論/讓馬祖旅遊無障礙
-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