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觀光旺季,是所有鄉親所盼望的時序,得能為地方經濟挹注豐沛潤澤。成功的觀光事業營造包括硬體與軟體,目前馬祖地區的設施與物質層面的規劃已達到相當的層次,但在無形的感受部分則是可以再更加昇華。
相信彼此都有外出旅遊的經驗,一路上最棘手的就是得隨時拖著沉甸甸的行李四處行動,除了增加旅途上的負擔,更有可能影響興緻,特別是在大太陽下更是折磨。日本近來有許多商家為營造友善的旅遊環境,免費供遊客們寄放行李,讓他們能自在的攬勝與購物,待旅程結束後再領取即可,因而吸引更多遊客願意前往觀光,主要原因不外乎是給旅人便利與親善感受。同樣的概念在全球比比皆是,像是香港部分地鐵站提供預辦登機的服務,可以先行辦理行李託運,待登機時刻逕前往機場就緒即可。
日本地區成為許多民眾嚮往的國度並非憑空而來,除了名山大川的吸引外,乾淨與人性化的環境更是造就一塊大磁鐵的驅力,且永不間斷。馬祖地區近年在觀光的軟體建設上有逐步的蛻變,像是遊客中心供旅客們休憩歇腳、設立借問站讓旅人得以隨時諮詢等,在在都能看見我們的用心,但好還要再更好,更細微的觀察觀光客們的需求,給予更便利的支援與協助。舉凡在交通訂票、旅宿安排、公共廁所的環境維護、休憩場所的安排、大眾運輸工具的無障礙營造等,都是可資進一步思考規劃的方向,研議如何抓住顧客們的心。
觀光景點最懼怕的就是只叫好,但不叫座,如同曇花一現般的大起大落。近年隨處可見許多縣市搶著觀光大餅,無不相互模仿借鏡,像是熱氣球、馬拉松、農業博覽會、地中海式的裝置藝術、觀光夜市,乃至最近炙手可熱的天梯興建,一窩蜂的搶著跟進,當熱潮結束後除了成為一處處的廢墟外,更耗費許多公帑,什麼也沒留下;更如這陣子某號稱地區最大的文創觀光夜市,因沒有建立自己的特色,加上攤商間重疊性高,開幕僅半年餘即吹起熄燈號,殊為可惜。不難發現,那些如煙火般的觀光賣點,多因缺乏人性化靈魂的特色,肇致提前宣告打烊。
「科技來自於人性。」不論我們的旅遊經營得再巧緻、精彩或是多豐富,到頭來仍然不能忽視以人為本的經營,只有處處從旅客角度出發的人性思維,才能真確的使觀光藍海賡續流存,綿延不絕。「人」字雖只有兩筆畫,看似簡單,但要融入旅遊事業卻不簡單,須用心經營。
社論/人性化的觀光是提振旅遊契機的良藥
-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