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競爭力,受到國內外政經局勢的左右,產業內容的快速轉變,整體財政已經不若以往充裕。因此,在民生基層建設上或是民眾社福方面,勢必緊縮銀根,無法滿足全民的需求,這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正如同近些年來的發展,地方政府基於照顧地區民眾的福祉,積極向中央爭取建設經費,但是時過境遷,現在的經費補助額度已經無法與過去的時期同日而語。
但是話說回來,時空背景的改變,從公部門到民間,在心態上也應跟著轉變,務須勇敢面對現實,甚至還要更為激發奮鬥意志、刻苦耐勞,才能扭轉與改變困境。因此,更要思考如何透過真切的執行力,將好的政策付諸施行,達到良好的政策落實,才是一個完美政策的體現,不僅對於政府施政的績效有益,對於民眾亦是有正面幫助的。畢竟,任何一個再美好的政策或方案,若沒有好好的去執行它,那麼一切都將只是空談。
馬祖發展過程中,由於地處離島、資源缺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政府施政所面臨的問題不少,依賴中央的協助更為殷切。中央及地方的施政本來應該是一體的,雖然在政府的層級上有中央及地方之別,但政府的施政都是為了民眾的福祉。尤其地方政府的施政走向,最能清楚地方的特性及民眾需求,但地方政府在施政過程中,或許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因素、或是財政上的困難,在地方政府力有未逮之時,往往就是希望中央能助一臂之力,讓施政的困難問題能夠獲得解決,最後受益的當然還是民眾,這也是政府存在最主要的目的。
雖然過去中央也不斷的提供相關的協助,但就馬祖當前所面臨的瓶頸問題,更迫切需要中央由政策或經費上大力的支持及協助。因此,如何繼續爭取中央對馬祖的重視及支持、透過各種可運用的管道獲得實質的幫助,有賴地方政府、民代展現鍥而不捨的努力外;在有限的資源下,對於政策面的落實,執行的效能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追蹤考核執行的效能,重視發揮執行力的紀律,尤其更為重要。因為,不知道如何執行,所有的努力註定會事倍功半。
任何地方的建設發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努力、全民的支持,以及中央的協助,缺一不可。所謂「情勢永遠在變,環境也在變」,不可能永遠活在安逸順利的環境裡,面對時代的變遷及種種外力的考驗,馬祖沒有逃避現實的選擇。唯有及時調整心態,認識大局,堅定心志,才能適應現實環境,通過艱難險阻,邁向成功途徑。
社論/呼應趨勢 提升執行力
- 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