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機場前停車場收費至今尚有雜音,在民眾付費使用習慣尚未養成之際,只要收費總會引起民眾不同意見,但收費目的除為克服免費提供公共服務或物品所導致的資源不合理分配和浪費外,還有一項目的便是強化管理。南竿機場是馬祖門面,機場前安全及順暢的停車環境是必然的需求,惟當使用率偏低,在費率上確有檢討及改善之必要。
在公共政策領域,使用者付費被學者們當作一種政策工具,是管制和市場兩種政策工具的結合體,政府不需禁止或限制某種行為,只需設立收費的基準,運用市場力量來控制這種行為的數量,當然也是將合理價格機制引入到公共服務。
馬祖因為地方小、人口少,人口關係又異常緊密,過去各項公共服務及活動,多秉持著鼓勵參與的態度,不但免費還提供伴手禮或紀念小禮品,當然這也是馬祖鄉親的小確幸。但現在馬祖外來及觀光人口大幅增加之際,許多公共服務就必須因為管理之故,而採取收費機制,讓管理更上軌道。
南竿航空站收費的緣由,乃因站前停車場每逢連續假日或旅遊旺季,總是車滿為患、一位難求,許多接送的車子就直接停在車道上,上、下車的民眾在車陣中穿梭相當危險;另外有部分車主長期佔用停車位,將自家車放在停車場然後外出,加上旅客來馬祖旅遊的交通車,讓旺季的停車位難求,也讓管理難度增加不少。
機場停車議題持續發燒,主要因為民眾不習慣付費,讓停車場使用率偏低,但亂停的情況卻並未改善,這樣的情況引起民意代表關切,航空站也順應民意,降低收費標準,並提供停車一小時以內免收停車費的優惠,汽車停一小時10元,最高一天四小時,機車則是二小時5元,一天最多十元,跟便利商店的茶葉蛋一樣的價格,想來航站絕對不會因為這個收費機制增加多少財源,一切僅為改善機場前停車亂像。
這樣的執行歷程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南竿介壽地下停場於2009年開始收費,初期鄉親使用率不高,還一時造成介壽廣場車滿為患的窘境,警察出動開單,後來經檢討,收費銳減三分之一,在勸導與開單同步執行一段期間後,現在許多前往介壽或縣府洽公的鄉親,都會習慣前往地下停車場停車。
而民俗文物館的收費機制最沒有引起爭議,因為其並未對設籍馬祖的鄉親收費,主要收費對象是觀光客,不再是免費提供觀光客休息吹冷氣或上廁所之所在,當然館方也就有責任提供更完善的環境。
其實馬祖公共服務收費的項目真的不多,收費標準相較台灣更是低廉,臺北市政府在柯文哲上任之初,不但取消Youbike前半小時免費的優惠,增設巷弄內公有收費停車位,連公有路燈桿上張掛的廣告旗幟都開始收費,而其實六都都已開始收費。
政府不應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合理分配資源讓更多人可以享受公共服務,或是提高公共服務水準,馬祖已然開放並以推動觀光為主要政策,打造島內的友善公共服務,必要的收費基準需要大家的支持。
社論/肯定合理的使用者付費機制
-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