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營造的成功指標,除了本身知名度的響亮外,能吸引不同年齡層的客群蒞訪將是日益重要的風向標。
揆諸世界著名的迪士尼樂園,不論座落於何國家或城市,歷年每每都能吸引數以萬計的民眾前往造訪,客群中又以孩童居冠,且不乏銀髮族身影,成為許多人畢生夢想的朝聖之地。迪士尼之所以受普羅大眾歡迎,很大關鍵在於大部分遊樂機具性質溫和,老少咸宜,舉如音樂馬車、遊園列車、表演秀場等,各族群遊客都能以輕鬆自在心情搭乘,不會造成自身過大負擔與壓力,成為親子共遊的好去處,使各界願意再三回味。
隨著休閒度假風氣盛行,國內各區域相繼成立各種大型遊樂園,但光顧的旅客人數未有顯著成長或突破,甚至或有成本入不敷出而面臨結束營業者;考究原因,不外乎渠等遊樂園門票不斐,重要的是為迎合年輕人嘗鮮與挑戰膽量的驚悚感,各遊樂設施一項比一項還刺激,但缺忽視掉嬰幼兒、鶴齡長輩、身心不便遊客的需求,致使能參與同樂的遊憩設施少之又少,最終不得再訪意願。
馬祖近年來的觀光經營相當亮眼,像是「藍眼淚」追淚之旅、馬拉松路跑、戰地品味體驗等都是相當突出與創新的展現,但仍不能忽視讓老幼都能同樂。不否認的,在生理與心理的影響下,青壯年人口較有意願與興趣出外遊覽,確實是觀光市場的主力,是各方都想拉攏的群體;但我們一直在喊著要把觀光的餅做大來共享,其箇中指涉的意涵不僅是希望觀光資源的挹注、遊客倍增、景點的開發,更需要的是讓各族群、種族、階層的人口都能玩得盡興,願意再三的回訪攬勝,才能真正讓外界走進馬祖與協助宣傳。
換個角度思考,倘若自己對於造訪的景點或參與的活動感到枯燥無趣、俗不可耐,諒必不願意浪費心思時間逗留,更毋庸議及賡續參與的想法;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希望能攏絡各客群人口來馬祖觀光時,是否有營造出讓他們有安心、自在、快樂的被重視感及參與感,是先要改變與調整的思考。舉凡從硬體的環境打理、景點規劃安排、飲食休旅的給予,到軟體面的貼心與細心,在在都是我們可以探求轉型的觸角。
眾所皆知,人潮會帶來「錢」潮,前提是深具吸引力的環境,才能磁吸更多的人群;相反的,不僅無以提振人數,人潮反易散去,成為「潛」潮。
社論/借鏡迪士尼樂園的營造發展觀光
-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