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藍眼淚魅力無遠弗屆,近年來不少國外遊客慕名而來,知名度的提升是馬祖國際遊客增加的主因,面對可能持續增加的外國觀光客,我們的旅遊相關服務要跟上趨勢腳步,營造友善安全的國際旅遊環境是接下來各項軟硬體建設的重要方向,而提升地區第一線旅遊從業人員外語能力更是人才培育的重點區塊,而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最不能忽略的在地特色元素的保留。
今年馬祖的國外遊客數量有明顯增加,除了臨近的東南亞和日韓等國之外,歐美甚至中東等國遊客也不陌生,拜網路科技之賜,世界地球村時代來臨,馬祖的國際知名度正與日俱增,再有藍眼淚效應加持,未來世界各地的遊客數量會不斷增加。短時間內國際遊客要成為馬祖觀光客源主力是不太可能,但接待國際遊客的能力對馬祖觀光產業而言,卻是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直到最近兩年我們才對國際遊客開始重視,地標導覽解說牌加入多國語言,簡介地圖也多了日英文等,但距離友善便利的國際旅遊環境仍有一大段進步空間,特別是在從業人員外語能力方面十分欠缺;目前英文仍是國際間共通的重要語言,未來政府在輔導從業人員時應強化語言的多元化,這雖然不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但透過持續的強化與重視,日後就能看到成果與效益。在提升地區各項觀光軟硬體建設時不能再有早年只針對特定人士的思維,友善、安全、便利是共同的語言,更是所有建設的主軸。
4月中旬世界知名深度旅遊社團Google Local Guide台灣區最高級導覽尤銓駿,在芹壁舉辦講座時強調,馬祖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最不能忽略的其實是在地化。我們的觀光設施與服務能量要國際化,但永續發展的觀光元素要在地化,也就是強調在地特色的觀光主軸,因為只有在地化才能與其它地區做區隔。國際遊客的增加在某方面代表地方特色透過網路媒體行銷達到知名度提升的目標,而更重要的是突顯在地元素保留的重要性,尤其在常民文化部分往往是吸引國際深度旅遊的關鍵因素。
觀光是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產業,各國都在努力朝國際化目標邁進,隨著網路與交通日漸發達,馬祖不再是邊緣化的小島,更不能妄自菲薄,要永續就不能只看近利,不管是硬體的建設還是軟體的行銷,跟著國際化的腳步來提升品質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社論/面對馬祖觀光國際化時代來臨
- 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