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莒間之交通船原本幾乎都是兩島軍民之間通勤往來之用,因為西莒旅遊業的相對清淡,旅遊團體的多寡並不影響兩島交通,但隨著地方政府著力平衡東、西莒發展後,近來也發生西莒通勤鄉親無法立即上船的情況:而這樣的情況在南、北竿之間亦然,為免旅遊旺季一再重演,旅行團體搭船請旅行社務必提前向船公司報備,團客人數超過一定門檻就需另行發船、避免影響固定通勤民眾或散客,倘落實執行就能有效減少碼頭前民眾的衝突及抱怨。
綠島端午旅遊旺季,摩托車租借一日從三百狂漲至六百,民眾返台後立即在社群媒體抱怨,並引發媒體報導。現代觀光客早已不同往日,可以宣洩的管道多元,不會忍氣吞聲,因此離島觀光除天候之因素外,其它的不便或服務的不善,都會成為旅客口頭傳播的一部分,自然影響到馬祖的觀光口碑。
不管是南北竿、東西莒、或是南竿到莒光,離島交通船都有一定搭乘人數的限制,每年在碼頭都會發生擠不上船發生爭執的情況,許多在地鄉親都習慣在固定航班開航前才抵達碼頭登船,在預期可以登船卻發現事與願違之際,又影響其既定行程,不悅是必然的。
日前東西莒之間交通船莒光號,就發生在地鄉親因為團客人數過多,登不上船的窘境,其實這樣的情況相當少見。東、西莒兩島的觀光其實失衡日久,執行東西莒之間交通的莒光海運行,上個月才因為近年票收驟減前往議會陳情,駐島官兵銳減、設籍黑戶增加,都讓船公司經營增加許多難度。再來,雖來馬觀光客確實有增加,但是從南竿來西莒的旅遊團,幾乎都是乘坐南竿到莒光船隻往返,只有會往返東西莒之間的零星散客,對莒光號營運而言幫助不大。
但隨著地方政府近來持續推動東西莒跨域亮點計畫,計畫為平衡東西莒發展,將東莒客流引入西莒,呼應馬管處業近完工之山海一家,推動西莒鄉公所舊址重建,進行街巷風貌改善,活絡西莒整體觀光發展,未來可望讓馬祖各島各顯特色,增加遊客跳島的動機。
既然如此,除了積極爭取船舶硬體的提升,提供民眾更大更穩的船舶外,創造離島交通的機動與便利機制就刻不容緩。目前離島船舶幾乎都是按班表定時開航,民眾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內前往搭乘,可能的變數就是突然出現的大批團客,擠壓掉一般散客或鄉親的搭乘船位,畢竟船舶的人數容納量是有限的。
因此,地方政府應協調旅行社與船公司之間,建立一個通報平臺,因為旅行團總會提前規劃好行程,旅行社或導遊在行程確定後,就應通知船公司日期、人數及搭乘的時間,而旅遊總會因為各種因素有所延誤更改,這時通報平臺就應該發揮其功能隨機應變。
當團客人數到達船舶搭乘總人數的半數以上,就應該在固定航報之間加開一航報,倘因船舶調度困難,就應通知旅遊團到達時間錯開,讓可能的衝突降到最低。其實上述的作法都有在做,只是有時確實會發生無法因應的情況,但以客為尊總是推動觀光的最高宗旨。
社論/提升離島交通之應變機能
-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