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永無止境,前瞻,更該有其高度,地區近期最熱的交通議題就是民眾企盼數十年之久的南北大橋。我們認為,南北大橋將是馬祖交通發展願景繼機場落成之後的最大指標,只是在自主財源籌措困難當下,採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首要之務,就是確實詳列大橋的效益,以及就整體、長遠來看,大橋能為國家省下更多經費,然後擬定說帖,待中央高瞻遠矚,一定有叩關成功的一天。
從早年的癡人說夢,到過去一年再次蔚為話題的南北竿跨海大橋,從過去的時代背景,馬祖島際間跨海大橋的連接,站在軍事戰備考量,是必然被推翻;如今隨著時空轉換,以島際結合效益,是必然趨向;世界各國及區域,鄰近島嶼相連視為國土延伸及地方躍升。
而馬祖早在前期的綜合發展計畫之中,就將南北大橋列入馬祖交通運輸的遠程目標,並在當年完成規劃報告書之後專案呈報中央,就是在「試水溫」,探詢中央對此建設的態度;而根據當時交通部回應,南北大橋的興建應屬地方政府權責,建請縣府進行計畫研擬並呈報行政院,若獲核定,該部願在各階段提供協助,或因時空背景而束之高閣。
其實鄉親也知道,南北大橋過去一直淪於空談,就是因為其造價是天文數字,大大削弱了成功爭取的機會,其實鄉親對此現狀多能坦然接受,但也堅持只要是對馬祖整體交通有幫助,絕大多數鄉親都是舉雙手贊成,所以今起的關鍵就在如何說服中央態度轉變。
南北大橋的興建,對地區來說,可以有效整合南北竿兩島的行政、交通、觀光等資源,又能拉近兩鄉民眾情感,於公於私都能獲得全方位的互助能量。而對中央來說,最明顯直接的第一順位,就是機場只需擇一改善,省下大筆預算,之後還包括了一座機場的營運成本、維護成本,乃至兩地的島際交通、海底電纜等,每年粗估可以省下4、5億的經費,長遠來看省更多,可說是越早蓋、越省錢,閒置不用機場釋出土地也能發揮更大價值。
我們認為,雖然馬祖的資本財力不雄厚,但隨著這2年多以來全力發展觀光,知名度已獲大幅提升,地方的有效治理更獲得五星評價,鄉親也以出身馬祖為榮,加上藍眼淚的推波助瀾,馬祖已經擁有了國際性的知名度,中央實在應以國家門面視之,盡早跳脫經濟效益至上,應把建設馬祖當做國力的一種展現,更是對離島交通與觀光發展的積極善意。
社論/整體與長遠分析 南北大橋不是夢
-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