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馬祖觀光宣傳有成,每年來馬旅遊人數逐年攀升,今年馬祖觀光客可望突破20萬人次。在觀光人潮帶來錢潮的同時,我們更要回過頭檢視,隨著遊客越來越多,馬祖的軟硬體品質有沒有跟著提升?如果還是只知道衝量卻不重質,造成服務品質不佳與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其衍生的負面相傳,將是大家所不樂見的結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北竿芹壁村放眼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是一等一的完整閩東聚落保存區,每天絡繹不絕的觀光人潮為村莊帶來活水,也是來到馬祖必定造訪觀光景點。但村內公廁數量少、整理品質不佳,連當地人都看不下去;芹壁入村口的機車停放紊亂問題高懸多年,遲遲無法解決,對芹壁景觀直接造成破壞。這些基本的建設都等待相關部門協助解決。
再者,馬祖旅遊旺季期間導遊人數嚴重不足存在已久,只要遊客團體一多,幾乎所有合格、不合格導遊全都出動,有些沒受過訓的導遊或解說員由於對馬祖不了解,一些道聽塗說錯誤的資訊以訛傳訛,傳到觀光客耳朵裡,對地方觀光絕對是一種傷害。相關單位可以進行臨時稽查,讓旅行社不能隨意雇用不合格的導遊或司機,維持一定的旅遊品質,以及還有許多問題都需要一一解決。
提升觀光品質的實質內涵,遠比光重視外表來得重要。馬祖特色文化,源遠流長而富內涵,四季分明,每個時節都有不同景緻,了解及善用自身已具有的優勢條件,馬祖更應該有做自己的省思,必須深刻體認馬祖的核心價值所在,了解本身既有的優勢價值,才能建立永續發展的競爭力。
平心而論,馬祖觀光發展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公部門、民間應積極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景點建設除了要力求保留馬祖原味之外,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培育人民溫暖且友善的氣質,讓遊客深刻感受到馬祖濃郁善良人情,相信口碑相傳的力量,將源源不絕吸引觀光客來到馬祖。
我們知道,在脫離戰地政務以後,馬祖未來發展已經離不開觀光,要推觀光,就不能抱著遊客反正只來一次的心態。細水才能長流,眼光放遠,將整體軟硬體做大幅的提升,建立好口碑,才能賺更多各地觀光客的錢,馬祖觀光產業要把格局做大、全力提升服務品質,才是可長可久之道。
社論/軟硬體建設的提升是觀光發展基礎
- 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