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金門民間租車業者與成立甫超過一年的路得寶交通合作,爭取於半年內推行共享電動汽車,透過共享而降低私人運具的擁有,並達到綠能環保和節能減碳的雙重目標;惟其亦著眼從中央到地方的相關補助,以快速站穩各縣市電動車的領頭地位,但正如金門縣府所言,電動車仍有馬力不足、電池續航力及易老化等問題,雖然低碳島幾乎是離島一致的政策,但永續性及可行性仍是政府評估的重點。
近幾年全球經濟持續成長,伴隨空氣污染及地球溫室效應急速加劇,嚴重霾害現象幾成常態,各國政府紛紛訂定節能減碳政策,車輛的排放為溫室效應氣體第二大來源,僅次於工廠,因此車輛廢氣管控成為減碳政策重要一環,並可見中央近年來大動作輔導汰換二行程機車、柴油公車,改成電動公車及機車等。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曾在今年五月底召開記者會,批評行政院長期忽視中南部地區的空污問題,從2014年開始力推公共運輸汰換計畫,目標是10年內換成一萬輛電動公車,三年多來只換了200多輛,其中還有40多輛呈現停駛狀態,目前計畫還剩7年時間,但還有9,800輛電動公車要努力,顯然整個規劃有許多隱藏的問題存在。
劉建國直言,問題出在中央政府只願補助買車,但相關的維修及營運卻全部交給地方政府及業者,導致各縣市政府及業者都持觀望態度。他以新竹市為例,雖然目前總共有17條電動公車路線,但營運至今已全部換成柴油車在行駛,難怪地方不敢大力推行電動公車。他再以電動機車為例,政府持有GOGORO近10%的股份,但彰、雲、嘉等空污重災區,竟然沒有一個電池交換站或經銷站。
對此,交通部路政司坦言,因為技術尚未完善,客運業者確實對電動公車仍在觀望,目前全國公共運輸大客車約有1萬多輛,但客運業者換成電動公車的意願低,主要是電動公車價格高,半路拋錨的機率也高,要等技術進步後才會考量,因此經濟部也在輔導車廠改善技術。
由此可見,電動車在綠能減碳上的貢獻是受到肯定的,惟其價格及技術的普及性尚待強化,雖然民間業者展現強大的企圖心,正如金門縣府所言,電動車共享機制絕對是個好點子,但鑒於過去電動車馬力、續航力及易老化等問題,金門縣府仍持評估的態度。
綠能減碳已是國際社會一致的目標,臺灣從中央到地方都視為重要政策,經濟部提出《智慧電動車輛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揭示朝電動汽車、電動巴士與電動機車三方面推動,正如其報告所言,台灣城市間距適當、交通建設便利、電力充足等核心價值,絕對適合發展智慧電動車。
綠能減碳的發展已然為全世界的共識,我國推動之相關政策只有向前沒有後退的道理,因此找尋各種適合離島的綠能減碳作為,馬祖也應該迎頭趕上。
社論/綠能減碳 電動車共享離島也開跑
-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