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平台快速發展下,公民新聞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全球熱潮,媒體不再是屬於少數人的說話權,而已改變成為人人都可以找到平台發聲,人人都是馬祖的公民記者。而大眾也不再僅是只接收傳統媒體的訊息,公民記者的論述或報導,提供不一樣的觀點,已是馬祖資訊傳播重要的訊息來源之一。公民新聞模式不僅改變了馬祖傳媒生態,更改變了馬祖公共治理的思維與效率。
過去媒體被掌握於官方或精英,傳播是單向的,在大多數情形下,大眾僅能接受訊息,無法使用大眾媒體來發聲。在公民新聞時代,只要一支手機在身上,隨時都可以記錄,隨地都可以分享,人人都是可以提出問題、提出批判的公民記者,從本報「馬上處理」可以發現,民眾最常提出的問題,就是親身在生活上會遇到的問題,包括海空交通、場站設施、業務諮詢等,公民新聞的出現,連結了民眾關切的問題與政府回應的行動,營造一種新的媒體環境與公共治理模式。
公民新聞的重要性首先是提供了不一樣的觀點,公民記者提出不同於主流價值的觀察與論述,特別是馬祖島小人少,問題不能僅靠公部門挖掘發現,也需要公民主動反映,馬祖需要更多元的觀點激盪,這樣才比較容易出現創新,讓馬祖持續前進。有不同觀點、視角的碰撞融合,馬祖才能成為多元社會的島嶼。
公民新聞除了能提供不同的觀點,更有可能改變公共事務,在馬祖有部分民眾對於公共事務很冷漠,認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好,或是認為自己無法影響公共事務,但以「馬上處理」為例,有這個平台之後,當民眾關心的問題被提出後,公部門如予以重視解決,將可提升縣民的政治效能感,提高公共參與程度,同時督促政府即時改正缺失,提升馬祖的公共治理品質。
不過,謾罵並不等於報導,情緒並無法強化論述,公民記者發文時,也應注意相關發言情形,為自己的公民報導負責,避免人身攻擊或是惡意製造謠言,應以公共利益作為出發點提出問題或質疑,用一篇公民報導改變大家的看法,而非用一篇公民報導引發更多沒有意義的口水,理性的討論,將使真理越辯越明,馬祖越來越好。
在網路時代下,每一個人可以向大眾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鼓勵鄉親對於公共事務多多提出不同於主流價值的觀點見解、解決方案,用公民新聞的力量,改變馬祖。
社論/公民新聞改變馬祖
- 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