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差是母體或樣本平均數的離差,它是一個母體或樣本的離散表現。過去在戰地政務期間或本縣觀光剛起步階段,馬祖不論是商業活動或是公共服務,能做到三個標準差,基本上已經夠用,也就是1千件民眾服務案件,才出現約3次不滿意,洗燙1千件軍服才出現約3次瑕疵。
但是近年來馬祖快速發展,服務對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馬祖遊客數多年前即已超過十萬人次,並且每年快速穩定增加,而馬酒業績105年更創下60年來新高,馬祖的服務或銷售單位將從「千」單位轉變為「百萬」單位,如果再以過去三個標準差的水準來面對百萬觀光人次、百萬銷售數,這樣服務水準是不夠的。
在百萬為單位的服務環境,如果我們再維持過去三個標準差的服務水準會如何?以DPMO(每百萬件不合格數)來看,在三個標準差下,酒廠如果賣出1百萬瓶酒,將有高達6萬6千8百瓶酒有瑕疵,同樣地,當馬祖觀光客人數突破一百萬人次時,如果以過去三個標準差的服務水準,就有6萬6千8百件的客訴,其不滿意數量十分驚人,需花費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處理不滿意案件。而在六個標準差下,每百萬件不合格數僅有3.4件,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升級過去三個標準差思維的原因。
馬祖產業發展與公共服務要如何達到六個標準差呢?目前管理學上有關六個標準差的相關方法不只一種,其核心理念與傳統管理方法不同,傳統管理重視結果階段的檢驗,而六個標準差注意於整個流程的控制,傳統管理方法是解決問題、改善瑕疵,而六個標準差的管理重點是預防問題的發生,六個標準差的具體操作方式以DMAIC方法為例,其內容為定義(Define):瞭解顧客需要,將目標轉換為可觀察的量化特性。量測(Measure):計算測量流程中的資料數據,並確認資料蒐集的正確性。分析(Analyze):用數學方法進行現況分析及找出影響因素。改進(Improve):找出製作流程的最佳化操作條件。控制(Control):持續監控改良後的製作流程。六個標準差的相關管理知識,值得馬祖各界參考學習,為追求百萬目標做好準備。
六個標準差是高水準生產者所追求的目標,要達到六個標準差的低錯誤發生率,並無捷徑,只有專注監控製程細節,踏實地把每一個環節做好。迎接百萬旅客、百萬銷售,我們要以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掌控流程,減少錯誤發生,在百萬為單位的馬祖新時代中,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社論/升級六個標準差的服務品質
- 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