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墾丁風景管理處統計,墾丁國家公園今年上半年人數遊客人數為211萬人,比起去年同期344萬人來說,大減了133萬人。人數下滑包含許多原因,除了陸客減少,國人對前往墾丁旅遊感覺不值更是重點。同樣以觀光為發展的馬祖更要引以為鑑,在「衝人數」的同時,優化觀光質量才是旅遊發展長遠之計。
民間估算,去墾丁旅遊一趟大約要花費台幣1萬3千元左右,同樣價格,幾乎可以前往日本沖繩一趟,或是前往東南亞國外,不論吃的、住的、玩的都比墾丁高上一個檔次,相比之下,墾丁自然失去特色與吸引力。
反觀馬祖,馬祖近年觀光人數持續正成長,「藍眼淚」功不可沒,吸引不少慕名的觀光客,這些人都不是慕馬祖之名,而是慕藍眼淚的自然景觀之名。馬祖擁有獨特且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閩東文化更是全國唯一,相較國內其他景點,只要用心規劃,馬祖確實是極具吸引力的!
到馬祖旅遊一趟也是要價不斐,如何讓旅人認為錢花得值得,讓客源願意回流,大家要共同思考。既然以觀光立縣,我們認為業者應增強相關人員素養,隨著國際旅客增加,接待國內外遊客須具有優質服務態度,盡全力給予協助;行程方面安排深度、優質的旅遊行程,以馬祖歷史、人文、景觀為主軸,避免走馬看花的旅遊,與其他地區景點做出區隔。
「優化觀光,質量並重」才是正確且長遠的觀光發展計畫,觀光推動不只是政府的責任,而是要所有食、宿、行等相關行業都站在同一陣線,共同為觀光發展去努力。過去常有業者間惡性削價競爭,直接影響旅客權益及馬祖整體觀光形象,長久下來,對馬祖觀光造成負面且巨大的影響,業者要以客人感受為第一優先,不能只想著只賺觀光客一次的錢,改變觀念才能提升水準。
墾丁遊客人數已連續兩年出現負成長,不能完全怪在陸客減少上,當地業者自身要反省檢討,馬祖更要引以為鑑,避免步上後塵。對許多台灣人來說,馬祖是個陌生的地方,隨著戰地任務解除,我們希望遊客在揭開這層神祕面紗的同時,看見的是馬祖獨一無二、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是居民商家們的無私熱心,才不會讓遊客感覺馬祖是個「不來終身遺憾,來了遺憾終身」的地方。
社論/墾丁雪崩式觀光的啟示
-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