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觀光熱潮與外界的關係日益緊密,讓整個島嶼加速進步的節奏,又伴隨著縣府組織改造,馬祖進入另一波治理時代。然而北疆的蛻變不單是仰賴政府當局的努力,還必須有民間力量的協力,使整體建立起團隊共生的命脈,透過彼此合作下方能賡續創造佳績。
單純只有一群人的集合僅是團體或烏合之眾,甚至是一盤散沙,各吹各的調,難以有效完成發展使命;當彼此有著向心力後,深具上下相交的同心願景,才有可能建立起紮實團隊,共同為馬祖的未來效命與努力,即誠如在四鄉五島常見的「同島一命」標語所揭櫫的精神。
畢竟,21世紀是團隊崛起、個體式微的年代,單打獨鬥無法成大氣候。猶記得《伊索寓言》中龜兔賽跑故事,因兔子仗著自身優勢在賽途中偷懶休憩,最終輸給慢步行走的烏龜;但這故事並未結束,仍有後續發展。成為輸家的兔子心有不甘,決定再辦理一次比賽,有了上次驕傲失敗經驗的兔子不僅沒有鬆散,還使盡全力的奔跑,一路遙遙領先抵達終點。
落敗的烏龜也有所不平,邀兔子再進行一回賽事,但這次的路線由其規劃,兔子也允諾。鳴槍後兔子依然戮力向前衝,彼此差距越來越大,看似快要達陣前,突然遇上一條河流,生性怕水的兔子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進退維谷;烏龜此時也緩步徐徐的到來,對兔子說:「踩在我背上,渡你過河,上岸後你再抱著我一起到終點。」最終,彼此皆大歡喜,一起抵達目的地。洵是,唯有發揮團隊的合作精神,才能發揮合超效應,共同完成任務。
多元的社會裡我們尊重與接納不同的聲音,有意見上的歧異是正常且合理的行為,也是民主時空裡的常態;但經過思辯後仍要回歸發展初衷,對外具口徑一致的發言,且願意努力為發展共同打拚,這才是團隊合作的意旨。經常見許多單位高喊自己是「團隊」,但到底卻未見共同努力合作的心態,也猶乏在地認同感,要說能有何等的亮眼表現,實難以期待。
當島嶼的發展日趨多元化時,團結一致的團隊心智模式就日趨重要,方能支撐後續的發展和變遷,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元素。許多高知名度的地區看似華麗,但因欠缺那份認同感,無法有效建立起在地化氛圍,讓發展成為來得快也去得快的泡影,深值我們借鏡。
社論/建立同島團隊思維支撐島嶼發展
-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