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面對共享經濟的衝擊與挑戰

  • 2017-08-14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近年發展迅速,在全球掀起熱潮,馬祖是地球村的一份子,自然不可能不受到共享經濟的影響,面對共享經濟的衝擊與挑戰,我們應做好準備,才能贏得先機。
 共享經濟是所有權人將暫時閒置的資源,如下班後停在車庫的汽車、出國期間的空房子、很久沒騎的腳踏車等,透過共享平台,將使用權有償提供或出租給他人使用。共享經濟近年引發廣泛討論與運用,日本學者三浦展在其著作《第四消費時代》中,將1912年後的日本社會消費模式分為4個階段,第一消費時代(1912-1941),是中產階級為主的消費時代;第二消費時代(1945-1974),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模式;第三消費時代(1975-2004),消費單位由家庭轉向個人化;第四消費時代,則是重視共享社會的消費時代。
 根據三浦展的共享社會觀點,馬祖在第四消費時代,旅遊者到馬祖旅遊,將願意選擇共享型的旅遊服務或商品,而馬祖本地的旅遊資源所有權人,也願意將暫時閒置的旅遊相關服務物品,以低廉價格與陌生者分享。
 共享的理念與運作長期存在於人類社會,而共享經濟近年能成為革命性的創新,則是來自於網路科技,網路成為了共享平台,進行全球配對,同時在大數據、雲端計算的技術支援下,這種全球配對,產生前所未有的快速與精準。馬祖旅遊服務和其他縣市相較,其量能較低、性質接近,同時觀光淡旺季明顯,如果馬祖善用共享經濟科技,將能化閒置為利用,滿足旺季超量旅遊需求,並且提供更多元的旅遊服務,創造旅遊資源所有者與使用者雙贏局面。
 共享經濟來勢洶洶,地區公部門應該要提早進行準備因應,一方面公部門是執法者的角色,由於目前我國對於共享經濟的規範並不明確,中央相關規範訂定牛步,使得共享經濟成為一種灰色地帶,如何保障既有業者利益、維護消費者權益同時兼顧新經濟模式的發展,相關單位應儘早思考這個複雜的公共管理議題。另一方面,政府也是興利者的角色,因此如何利用共享經濟的特點,整合馬祖現有旅遊資源,做大馬祖觀光市場,也是公部門可以嘗試的創新。
 Uber底下沒有一輛汽車,但它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程車公司,Airbnb底下沒有一間房屋,但是卻可以提供全世界的旅遊住宿,網路共享平台是一座科技橋梁,連結了馬祖旅遊資源所有者與全世界的旅遊需求者,讓原本閒置物品變成有用的旅遊資源,共享經濟未來將對馬祖旅遊發展創造革命性的供需新模式,迎接共享經濟時代,馬祖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