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安全的旅遊,才能有穩定成長的觀光發展。近年馬祖觀光產業發展迅速,旅遊人次屢創新高,但隨著旅遊人次成長的同時,馬祖旅遊安全意外也時常傳出,如果我們想要把觀光產業做好,旅遊安全是我們必須扎扎實實做好的基本功。
上週北竿再次發生遊客摔車意外,在橋仔村下坡路段時疑似煞車失靈,母子二人摔車受傷,前座母親的臉部及手部均有嚴重外傷,並且腦部疑受到撞擊,經送醫初步急救包紮後又轉往南竿進一步檢查。這個意外消息令人遺憾,我們應該要思考自省,為何這樣的旅遊摔車意外,每年都會發生多次?我們應該要提出更有效的方法,預防旅遊安全意外的發生。
首先,很多觀光客都是第一次來馬祖,並不知道馬祖的陡峭地形與其高危險的道路,條條道路都有大轉彎與陡坡,處處都藏有視覺死角,公部門應在相關旅遊介紹或交通指南中,特別提醒觀光客在馬祖騎車或開車時,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讓觀光客駕駛提高警覺,以「防衛駕駛」的心態克服馬祖高難度地形,同時我們也希望地區車輛租賃業者在把鑰匙交給遊客時,也不忘提醒遊客注意安全,只有真誠關心觀光客,馬祖的觀光發展才能做大做久。
其次,我們應該全面檢視馬祖現有的公共道路與公用設施,主動進行巡檢與修復,道路坑洞應該在平常例行巡檢中就被發現,而非當有摔車意外時,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預防意外的發生,比事後進行搶救與改善更為重要。同時,相關部門更應該落實高風險路段的調查盤點,針對馬祖高風險路段,進行相關安全設施的強化,避免旅遊憾事發生。
最後,馬祖的公用建設應有因地制宜的提升標準,例如今年六月福澳村路段坡因斜度大,且又是下坡轉彎,疑似因減速條設置不當,短短15天就就發生6起摔車。地區道路標線等設施主要是根據交通部《交通工程規範》,其規定標線等工程防滑係數為45BPN以上,這樣的標準可能滿足台灣都會區的道路標準,但是絕對不適用於馬祖,馬祖地形陡、轉彎多,我們應該因地制宜提高本縣道路安全標準,以防滑係數來說,應該最少要提升到日本道路標準65BPN以上,雖然從45BPN提升到65BPN施工成本約提高三倍,但這樣的投資換來民眾與遊客的安全絕對值得。
不安全的旅遊將會扼殺馬祖的觀光發展,希望透過事前提醒、主動巡檢、提高標準等方法,讓馬祖成為遊客安心旅遊的觀光島嶼,透過公、私部門的協力,共同守護鄉親與遊客的交通安全。
社論/別讓交通安全成為觀光的隱形殺手
-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