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颱風不分強弱 我們準備好了才是高手

  • 2017-09-14
 一聽到秋颱、西北颱的「泰利」,又從輕颱轉為中颱,起初預測路徑對馬祖威脅很大,大家都有些擔心,颱風有大、小,但防颱工作都不可輕忽,心情也都要準備,因為颱風轉變速度很快,也很難百分百準確,相信多一分預防,少一分損害,把損害降到最低。
 今年颱風算少,像7月31日「海棠」大轉彎,2小時疾風驟雨,南竿山隴廣場、珠螺等大面積淹水,所以不能掉以輕心,預報颱風前,都要做好一切準備。這次泰利颱風,各村落截水溝都在做清理及推放砂包,在豪雨、大雨時可以順利排至澳口,不然,淹至村莊家戶直接造成損害。
 颱風難以捉摸,有時依照路徑預測未含在陸上警戒範圍,但因仍處暴風圈外圍,時有強陣風發生,不可輕忽威力。颱風過了台灣,固然威力減弱,減少我們直接損害,但是大家要有萬全準備。
 颱風在眾多自然災害中,是最能事先預知,只是大小而已,我們可提早做好防災準備,只要在颱風來臨前防範得宜,必能使災害損失減至最低程度。颱風遇上大潮,因農曆八月十五大潮,颱風來襲的話,加上大潮,風浪會更大,海水也會倒灌,漁船要先做好避風,岸邊及海上活動都要停止。以前颱風,馬祖各村居住澳口邊的家戶最為憂心,現在各澳口防波措施都已加強,有的已做為海埔新生地公園,不但安全,且可提供休閒之用,同時,房子也增值不少。
 從台灣的天災可知許多是人為破壞,造成大地反撲,如土石流、山崩等,所以我們生活在馬祖要珍惜這片小土地,不因個人之便而砍伐林木或濫墾、濫葬,大家要做好水土保持,留給我們下一代好的山水。
 天災固然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平時維護生態環境,並透過颱風前萬全的準備,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俗語說:「多一分準備,才能減少一分的損失。」共同做好防颱準備,就可減少損害。
 在地方周全準備、應變下,幕後付出者的辛勞,從颱風動態掌握、災害應變準備,這些歸功於幕後工作人員付出和奉獻。每當預報颱風,地方災害應變中心啟動,在縣災害應變中心、鄉防災中心挑起大樑,警、消、建設、環保、工務、港務、水廠、電力、海、岸巡、衛生等部門全面動員,從颱風訊息、災害回報、連繫、救援至人力投入,建立一套完整運作機制。鄉親家戶也要注意,就可以防止損害,平時多留心,少一分不必要的損失,這是成熟的體認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