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該賺的要賺 該省的要省 該做的要做

  • 2017-10-09
 馬祖是一個小縣,稅收少,縣內工商企業規模也不大,因此地方財政十分困難,長期仰賴中央補助。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更應做好財政管理工作,該賺的要賺,該省的要省,該做的要做。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財政是庶政之母,沒有健全的財政,就沒有建設的動能。馬祖目前財政最大的困局就是自有財源不足,政府的工作不是只會喊窮,而應該是要找出辦法來解決問題。以金門為例,金門年度總預算約一百多億元,該縣自籌財源比率約百分之六十上下,其中金門酒廠的捐贈位居首功,去年金門酒廠營業額達121億元,不但養活了酒廠一千多名員工,更為金門的建設與福利提供前進的動力。如果馬祖也能養出金雞母,生出金雞蛋,有豐盈的財政當後援,馬祖現在的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
 除了開源,我們更要節流,該花當花,該省則省,各機關單位在預算編列時,不應僵化消耗,也不應浮濫浪費,馬祖經費爭取不易,每一塊錢都應該要花在刀口上。另外,有關舉債的問題, 我們也要謹慎小心,過去擴張的財政策略一度成為主流,很多國家都透過財政支出,來刺激景氣,帶動經濟發展,回頭再創造更大稅收,但財政擴張的惡果,近年逐漸浮現,因此目前量入為出的撙節模式又成為各國政府的顯學。我們要知道,財政赤字的前提條件是,能維持高經濟成長,如果該擴張支出能夠帶來馬祖經濟成長,則可以評估舉債擴張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赤字無法創造經濟成長,只是曇花一現的大型活動、政治討好性的社福支出,則應慎重決策,不可貿然舉債,避免寅吃卯糧、債留馬祖子孫。
 地方財政長期依賴中央補助,扣掉龐大的人事支出,地方政府能運用的經費所剩無幾,同時我國中央財政自民國八零年代開始出現赤字,從中央到地方各機關單位都在喊窮,雖然近年地區的補助並未減少,但在各政黨選票極大化計算下,馬祖爭取重大建設越來越困難也是事實。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我們應該用心執行預算,除了量化的預算執行率,更要確實把事情做好,以高品質的公共服務水準,讓民眾有感。同時,預算執行應該要有輕重緩急的優先順序,也就是應該將資源做最有效的配置,以有限資源完成縣民最急迫的公共建設期待。
 馬祖財政有先天的弱勢與後天的失調,我們應該擴大收入、減少浪費、高效執行,以健全馬祖的財政體質。有健全的財政,馬祖雖小不窮、雖少不弱,同時能以充裕的經費落實各項公共建設,打造馬祖成為宜居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