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播的形式挾持著高科技的實力以及空前媒介功能的魅力,引導人類的文明步入了資訊化的社會之中,同時也寄身其中發揮它驅動社會無可比擬的影響力。網路媒介的功能及資訊內容已成為現代人大多數人生活中無可欠缺的資訊媒介,因此當網路使用的機制高度融入生活行為結構後,即形成一種高度依賴的現象,當此一現象影響到個人的行為時,作為一個資訊化社會成員的一份子的現代人,就必須正視此一問題的嚴重性了。
目前醫學臨床上將網路成癮症候群分為網路性成癮、網路人際關係成癮、網路強迫症、電腦成癮及資訊缺乏恐慌症等數種,出現這些病態的網友,上網尋找的往往不是資訊,而是社會支持、性滿足,甚至在網路上創造一個全新的人格。研究分析指出,通常13至19歲是認同危機的高峰期,當自我認同危機開始浮現,不用面對面接觸的網路世界就可能取而代之。
網路的便利性與工具性已成為人們生活中最大的幫手。然而在網路為人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依賴網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享受網路為我們生活帶來各項便利的同時,我們還是必須關注其隱藏在其中的危機。當今社會已進入e世代,網際網路中的資源非常豐富,舉凡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及其他等各種資訊,都可以透過網路取得。而如何從中挖得自己想要的寶藏,快速且有效率地蒐尋到想要的資訊加以運用,則是現代每位網路公民必修的一個課題。
新的科技出現總是激起洶湧波濤,衝擊人類的發展與生存。科技越發達,衝擊越強烈;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既震撼它予取予求的隨機性與千變萬化、以及源源不絕的資訊,但擔憂的是它毫無限制與難以監督內容而容易產生的負面效應。面對網路的多變與無限,學習是止愚的開始!面對新科技的推陳出新,除了學習操作的技能外,也應認識隱藏其內的負面內涵並學習如何因應與避免。
為使網路科技帶給人們更正面的實質意義,網路倫理的建立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網路中有著無限的想像吸引人們去追求夢想,網路也讓許多人的夢想成為事實。因此,身為一個現代人,我們除了遵循過往的倫理觀念外,當網路科技銳不可當的深入人類生活時,我們亦必須結合新科技的概念,在「知識經濟」的全球趨勢下,善用網路科技以增加競爭力和提升生活品質。
社論/網路的多變與無限 是現代人必修的課題
-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