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第5期(108-111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暨12年(108-119年)縣政發展計畫北竿第2場說明會聚焦願景議題,其中有民意代表提出中山國中遷校議題,這雖非首議卻是值得地方政府深入評估的政策。中山國中位於馬祖最重要傳統閩東聚落芹壁之旁,校舍主體建築與聚落景觀格格不入早已是詬病,基於芹壁長遠發展與教育園區完整性考量,遷校倡議絕非空談,我們認為在坂里成立海大後討論中山遷校時機已然成熟,值得進一步評估。
中山國中遷校塘岐的議題其實早在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前中山校長王花俤更在首任中山校長任內再次大膽倡議,只是當時的時空環境以及學區生態,沒能讓這個議題獲得更廣泛討論。中山國中校舍與聚落不搭調是人人皆知,過去各界大多在設法改變校舍外觀上做文章,因為大家都不願碰觸遷校、併校這個敏感區塊,所以這些年來所謂的教育優先區計畫仍不斷投入經費做校舍整修,但不管再怎麼變,始終改變不了與聚落不搭的事實。
隨著少子化現象的普遍與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浮現,此時此刻再談中山遷校議題時機點可能更為恰當,首先是海大確定在坂里成立,北竿的小學也只有一所了,而中山若是遷校塘岐不必再面對所謂的併校問題,只要政策同意支持,在塘岐找一合適地點結合現有的運動場及周邊設施,可以更完整提供學習空間。根據調查,不管是中山還是坂里,大部分的學生其實都家住塘岐,未來遷校也可節省大量學生交通運輸成本,更重要的是目前也只有塘岐有空間規劃一間完整的學校,就長遠發展來看,對學習是有正面助益的。
遷校議題茲事體大,在地方中長期發展計畫中提出更為恰當,各界可以站在地方整體發展願景與國土規劃角度來看,讓不同面向的發展與需求「各自就位」,找到最理想的方向據理爭取落實。北竿地方不大,學校設在那一個村莊其實都沒有很大差別,差別是能否提供完整校區與學習設施,讓孩子的學習效果更佳,進而提升地區學子的整體競爭力。
不管從幫助學習立場出發還是地方發展的聚落保存需求考量,中山國中遷校絕對是可以討論的地方重大議題,若有共識推動落實遷校塘岐,中山閒置的校區可以有更多發展利用的可能,對芹壁聚落整體運用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綜建方案廣開說明會,主辦單位在各島各鄉真實聽到基礎民意需求,也為未來政策走向提供了更多元豐富的思考路徑,再由不斷的討論達到聚焦的目的,遷校議題也是如此,拿上檯面來討論也是理想途徑。
社論/中山國中遷校塘岐時機成熟
- 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