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盡力而為是進步的動力

  • 2017-12-10
 社會的進步與和諧,得力於社會上大部分人的犧牲和奉獻;假如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我們的社會有辦法凝聚共識與力量持續追求進步發展嗎?其實,人的能力要受到他人的肯定與讚美,才有意義、才有價值。因此,凡事應盡其在我,毋需過分計較;尤其在一個團隊裡,每一個人如果肯犧牲、肯奉獻,相信對於事情的成功機率會有很大的幫助。況且,這是一個分工合作的時代,如能多付出一分心力,必定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讚賞。
 在多元複雜的時代,人們的生活領域與空間不斷的擴大,彼此的交往和關係亦更加密切,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人人能將心比心,彼此關懷,多付出一點愛心,相信經由你我的奉獻,整個社會定當會更好。凡事以善良、正直的心為出發點、珍惜自己擁有的、多幫助他人、不計較、無所求、盡力而為、遇挫折與失敗時能停止自責與沮喪,並馬上反省再出發,相信在以後的某個時間點,會受惠於過去的付出,而有意想不到的好回報。凡事盡力而為,做好每件事,機會來了才能抓住。但萬一失去機會,也不要難過,因為把時間拉長來看,不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這個機會是好或是壞,要正面思考,只要持續努力進步,還會有更好的機會。而且十年、二十年後,再來看現在的挫折,常會發現那其實是微不足道的事。
 人不能自私自利而過活,如果自私自利,勢必造成社會進步的阻力,妨礙人類文明的開展,是一種莫大的損失。我們寄望整個社會隨時都在進步,都能發展,都可增進和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也惟有如此循序漸進的成長,社會的基礎才能日趨穩固。人的一生受益於他人的恩惠者居多,打自出生之後即受到父母與家庭的照顧,從牙牙學語以至進入學校求學,在這段過程當中,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懷。這份情、這份義,需要受惠者回報,社會的活力才能生生不息,永續經營。
 盡力而為是不計結果,注重過程的生活態度。盡力而為是不畏艱辛、追逐夢想的勇氣。即使辛苦的成果不被肯定,這也是提供一個檢討改進的空間,應該心存感恩。想想,為民服務的公僕在做每件事的時候,只要是誠心誠意的參與,盡心盡力的付出,在過程當中有所學習,有所成長,這不就是最大的成功嗎?事實上,只要每個人都能拋棄舊思維與本位主義,以及那種「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落伍打混的心態,凡事盡力而為,這才是國家之幸、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