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數位起步走 有線電視服務升級

  • 2017-12-11
 為了加速提升地區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普及率,NCC在今年通過馬祖祥通有線播送系統申請,改發有線廣播電視服務經營許可執照,地區有線電視將在3年內完成全面數位化,並於今年底前至少完成南竿鄉80%數位化普及率。馬祖數位有電視將在今年起步走,地區收視戶寄予厚望。
 目前馬祖的數位有線電視普及率遠遠落後於台灣各縣市,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上個月公布的第三季統計資料,目前有線電視數位化我國許多縣市都已經達標百之分百,全國數位化比率總平均已超過99%,全國有線電視經營區僅剩下台東縣、金門縣及本縣未達50%,而本縣更是全國唯一今年第三季有線電視數位化還是掛零的縣市。
 馬祖的有線電視經營區面積小、住戶相對集中,就算是零星散居的收視戶,其距離也在主要村落的一千公尺以內,而相對台灣多數縣市而言,台灣縣市都有山區收視戶,其距離遠、佈纜成本高昂,部分山區村落更放棄裝設有線電視,政府改以補助裝設衛星碟方式替代,因此如果僅從佈纜範圍來看,本縣比起台灣縣市更容易做到全面數位化。但目前數位化的現況卻正好相反,地區有線電視數位化期程嚴重落後,其原因為何呢?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經營規模。
 根據NCC的統計,地區有線電視收視戶僅有九百多戶,和台灣縣市經營區動輒一、二十萬收視戶比起來,真的是零頭都談不上,台灣的有線電視是閃亮亮的金元寶,外資、財團捧著現金搶買,而地區則是半公益的低成本經營。有線電視數位化是一筆大額投資,但也充滿數位匯流的商機,因此台灣業者積極投資從類比換軌為數位,以提早進行卡位。而對市場規模不大的馬祖來說,數位投資的回收較久、風險不確定,業者自然謹慎評估投資計畫。有線電視數位化投資包括頭端的機房數位化建置、中端的光纖網路鋪設、末端的收視戶數位機上盒裝設,每一個環節都要花錢,公部門角色不應只是消極的裁判者,更應是積極的輔導者,應在不圖利業者前提下適當地介入輔導,才能解決市場規模過小問題,早日達成全面數位化的目標。
 為了達成全面數位化,公部門可以成為一個適時的推手,首先在機房頭端部分,過去NCC委員曾協調台灣有線電視業者將淘汰的設備轉贈給地方有線電視,機房是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源頭,建議相關單位可以協調NCC、台灣有線電視業者,給予地區業者相關補助或技術設備交流,並且善用普及基金來解決現有問題;其次在中端的光纖佈纜部分可以在建置初期給予一定年限的獎勵減租,提供誘因鼓勵業者積極投入數位化;在未端機上盒部分,目前業者提供收視戶免費安裝數位機上盒1台,此方案免費台數並不符地區收視實際情況,大多數馬祖家庭都有超過2台電視機,建議機上盒方案應給予至少2台,第3台以上機上盒仍為免費,但須收押金,收視戶退還機上盒時,業者全額退還押金,以真正滿足收視戶機上盒的需求。
 另一方面,祥通改發有線廣播電視服務經營許可執照後,業者的思維也應要改變,服務也要升級,包括改善違規的跑馬燈廣告字幕,以及儘早設立給公共免費使用的公用頻道等,都應該回歸有線電視法的規定辦理。
 有線電視數位化後畫質更為清晰,同時有分組付費、隨選電影、互動遊戲等數位創新服務,是傳統類比電視所無法提供的功能,期望未來在公私協力下,本縣能早日達成有線電視數位化百分百的目標,讓縣民享受更優質的數位化電視收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