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區早年因戰備任務需求大量種植相思樹和木麻黃,近年來有關推動換林的聲浪不斷,然覆蓋率甚高的相思樹林要全面換林不但是大工程,也無實際需求,但擇部分村落局部換林是可行的。秋冬馬祖給人的感覺是蕭瑟,若能透過換林來改變一下林相和聚落視覺,或許能為馬祖的秋冬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近年來地方政府大推植栽綠美化,但主要以各島的行道路樹為主,為打造海上桃花源而大量種植了桃李樹,前兩年受台灣賞櫻熱潮影響又大量種植櫻花樹,這些樹種在春天花期時的確為馬祖整體視覺景觀帶來生氣勃勃的感受,但櫻桃樹花期短,花謝之後便失去特色。相思樹又稱長青樹,在國外及台灣是上等的木炭原料,可在馬祖就不具經濟價值與規模,不少民眾建議要逐年汰換,但這種覆蓋率最高的樹種在各島仍扮演綠化的重要功能,存在仍有其必要。
換林是項大工程,除了視覺觀景及水土保持的考量外,經費更是一大問題,因此即使要換也能採局部方式進行,也要從整體視覺景觀角度思考。地區各島仍有部分村莊保有閩東建築特色,依山傍海、拾級而上的聚落型態更能突顯其綠化植栽的重要,而與馬祖閩東聚落最搭調的樹種以楓樹和烏桕最受青睞,這兩種樹在秋冬換季時呈現紅色調,一般認為與閩東聚落花崗石屋整體色調相得益彰,因此推動換林應以聚落為出發點,讓秋冬的馬祖呈現多元色彩。
春夏是馬祖的旅遊旺季,這段期間我們不必有過多的宣傳,遊客已經蜂擁而至,而秋冬卻是遊客稀少的淡季。政府為提升秋冬遊客量祭出一系列的獎補助措施,也達到一定效果,但我們期待透過建設與規劃讓秋冬遊馬祖也有亮點,要給遊客不虛此行的感受。
秋冬季國人愛跑日本,除了賞雪景外,賞楓也是一大吸引力,而馬祖的秋冬因為季風關係,總是給人蕭瑟的感覺,此時透過換林或能改變這種感覺,對地區秋冬旅遊會有正面的助益。大力塑造馬祖秋冬旅遊特色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包括我們在地的美食、漁產業、老酒文化體驗等,而觀光建設與政策其實是一系列的包裝與行銷,提升與優化整體質感應是大方向。
透過換林讓馬祖呈現多元色調需要時間與經費,考量現實層面,可以選擇部分村落如南竿津沙、北竿芹壁、莒光福正等傳統聚落先行先試,看到成效後再擴及其它村莊。
馬祖的春夏已經花枝招展、景象萬千,我們要努力改變的是秋冬季的視覺觀感,而植栽是最自然、環保的作法,各級政府不妨一試。透過植栽打造海上桃花源,這個口號不光指春夏兩季,應該是全年都有特色的,如何讓馬祖的秋冬不再蕭瑟,各界可以集思廣益,找合適的樹種推動局部換林或許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社論/局部換林讓馬祖秋冬也有好顏色
- 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