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一邊流汗 一邊玩

  • 2018-03-26
 2018北竿硬地超級馬拉松圓滿落幕,700餘位跑者完成全長50公里挑戰,在馬祖陡峭的上下坡與美麗山海景道路上,留下超「硬」個人紀錄與回憶。馬祖的馬拉松賽事已逐漸打出自己的品牌,馬祖有獨特的地理條件,運動觀光是馬祖未來旅遊發展的新機會。
 運動觀光在全球旅遊市場成長快速,學者估計1年約有76億美元的產值,而近年馬拉松運動蓬勃發展,報名人數眾多,已形成運動觀光的經濟規模,例如我國台北馬拉松約近3萬人參與,而名列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的紐約馬拉松約5萬人參與,有多家台灣旅行社推出紐約馬拉松套裝旅遊行程,北京馬拉松去年報名人數近10萬人,但參賽名額只有3萬名,路跑門票從人民幣200元被炒到2000元,而上海馬拉松賽竟有200多萬網路人次在線爭搶1萬8千個名額,搶馬拉松門票比搶春運車票還難。由此可見馬拉松比賽的迷人之處,以及背後龐大的觀光商機。
 馬祖推動運動觀光,首先在比賽前,應該將運動行銷與馬祖觀光品牌結合,也就是透過運動賽事來行銷馬祖觀光,同時用馬祖觀光為運動賽事增加吸引力,透過適當的連結與互補,達到運動和觀光相輔相成的效果,這將有利於馬祖運動與觀光兩者的長期發展。
 其次在比賽中,相關馬拉松跑道應融入馬祖觀光元素,讓選手一邊揮汗路跑,一邊能沿路欣賞馬祖之美。台灣一年有超過500場以上馬拉松比賽,各縣市都有自己的馬拉松賽事,也都在強力行銷該城市的馬拉松品牌,馬祖如果想要在激烈的馬拉松活動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讓跑友呼朋引伴來馬祖朝聖,體驗馬祖的獨特路跑魅力。
 最後比賽結束後,相關單位也應預先規劃適當的旅遊選項與促銷,讓選手自願在馬祖多玩幾天,如果能做到讓跑友在馬祖「比賽一天,多留兩天」,將能產生極大的經濟產值,有助於馬祖觀光發展。而有了觀光經濟效益,相信多數在地鄉親將更支持相關大型運動賽事,為馬祖運動觀光增添更多助力。
 馬祖的運動觀光發展尚屬起步階段,但近年在縣府團隊、馬管處、馬防部、業者以及鄉親的共同合作下,已有一張不錯的成績單,但我們仍要嚴格檢討每次賽事的缺失,務必將下次的比賽辦得比前次更好,讓馬祖馬拉松成為跑友心目中高品質的代名詞,讓運動觀光成為馬祖健康樂活的旅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