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兼顧特色與服務品質 永續民宿產業發展

  • 2018-04-26
 在地觀光旅遊成長快速,帶動民宿產業經濟發展,進而持續吸引許多業者相繼投入市場,要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吸引並留住顧客,重點在於創造出自己的獨特性,建立起專屬的風格,才是民宿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
 台灣民宿發展已20餘年,民宿的特色與多樣化早已聞名國際,交通部觀光局為讓國內外旅客在選擇民宿時能更有品質、安全以及優質服務的保障,自民國100年起推出好客民宿認證計畫。106年再新增172家,分別以生態環保、異國風情等多種不同的風貌,吸引世界各國不同旅客。
 民宿經營成功的要素,在於需要有更多創新、創意的想法,才能讓民宿展現出不再只是提供住宿的經營模式,讓遊客滿足不同的旅遊體驗以及不一樣的魅力風格,同時在住宿過程中感受民宿多樣、熱情、好客的精神,留下美好的旅途記憶。
 業者積極創造自身特色,目的就是要突顯出本身特色與其它業者的不同,若能善用自然生態、田野景觀、娛樂與體驗等多元功能,將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可投入設計套裝行程,例如藍眼淚導覽活動田邊的農村體驗或是私房小吃,提升消費者度假樂趣,或運用當地食材作為餐點菜色作為民宿特色,讓遊客認識在地飲食文化。
 掌握自我特色之外,對於服務品質更是不容忽視,在服務性產品的消費傳遞過程中,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專業度影響服務品質,個人儀表在客人建立對民宿形象上有重大影響,良好的談話技巧、姿勢、微笑、眼神及講話的語調對建立形象都很重要,藉由服務者在服務技能及態度的展現,才能創造出服務性產品的附加價值。
 對於遊客而言,親切的接待與熱情的服務格外重要,主動關切並優先處理顧客的需求,不僅服務到位,更要服務到心,才能提供旅人絕佳的住宿體驗,讓他們充分感受舒適與溫暖,才能留住消費者,穩定客源,創造亮眼的營業利潤。
 民宿結合在地特色推出更多的服務來增加競爭力,加上良好的服務品質,可提供旅客更好的住宿期待與服務,讓他們得到如同回到家一般的服務享受,這是民宿經營者一定要具備的理念。
 業者若能持續以消費者的立場來發展,用同理心建立與客人之間的信賴,創造感動服務,才能擴大吸引消費者,達到永續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