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稀為貴 野生黃魚難得 上百斤大魚足讓漁民一夕致富 

  • 2003-09-17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馬祖曾是黃魚的故鄉,早期地區海域盛產黃魚,近年來,野生黃魚數量大減,導致物稀為貴,普通大小黃魚市價一斤上千元不稀奇,百斤大魚的身價更是非凡,足以讓漁民一夕致富。馬祖南北竿水道這幾年就曾出現過百斤大黃魚。 儘管地區捕魚人口銳減的主因來自漁源枯竭,但現存極少數專業漁民仍然築夢大海。馬祖人自古就以海為田,閩江口外就是好漁場,這些年來,除了一般小型網具捕一些季節性的洄游魚之外,包含大陸拖網漁船在內,其實最想捕的是上百斤重的大黃魚,但這種體型的黃魚可遇不可求,驚人的市價更足以讓漁民一夕致富。 據地區漁民表示,野生黃魚不論體型大小,在大陸的售價都十分好,通常以百斤為分界,百斤重以下黃魚在百元到數百元人民幣不等,而上百斤重的大黃魚,價格就三級跳,一市斤可以賣到近二千元人民幣,折合台幣要一萬元左右。超級大黃魚在大陸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身價,除了學術價值外,據說,一條黃魚從魚鱗到骨頭都是藥材。 近年有一艘台灣籍漁船,在馬祖南北竿海域捕鮸魚時,連續兩天意外捕獲重達一百多斤的大黃魚,兩條魚在大陸就賣了新台幣二百多萬元。北竿后澳漁民近年也曾在南北竿水道捕獲一條八十多斤的黃魚,在大陸賣了三十多萬元。地區漁民也聽說大陸一艘拖網漁船在福建海域捕獲一條一百三十多斤重的大黃魚,這艘船上父子三人一夕致富。 儘管捕魚技術日益精進,但全球漁源枯竭的大前提之下,捕魚已經逐漸成為沒落的行業,百斤以上的大黃魚對漁民而言簡直是夢幻之魚,但捕魚人深信,只要下網就有機會,大海之大無奇不有,說不定那天就會有意外的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