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昨夙以內幕消息報導見長的蘋果日報以「金馬兩防衛部決定裁撤」做為頭版新聞,消息傳開後,特別是金門民眾格外恐慌,他們擔心的不是安全問題,而是經濟利益立刻「利多出盡」,因為失去四分之一駐軍的消費能力將造成金門在地民眾的困擾,所以希望政府打消念頭,抑或留一個緩衝期:::儘管事後國防部否認有此做法,但以現階段國軍實施「精進專案」的大方向,五年內留下駐軍不超過三千人是不無可能的,因此在地的馬祖居民沒理由不做抗議與提出真的是撤軍後應有的配套措施::: 首先地區首長、中央民代有必要於此時候—要求行政院「表態」,其傳言是否屬實,並保證駐軍人數保持現狀到民國幾年為止,因為現在依賴軍人消費以增加地區商家的收入仍佔大部分比率,一旦「失血」,其有可能更增加「人口外移」,屆時所有公教人員的「出路」只有各憑本事了。而所有今天政府投資的公共建設都形同虛設,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們不能不悲觀的「預設結果」。 其次是如果可以有「緩衝期」,建議政府除了加速鼓勵台灣本島民眾到馬祖消費外,讓金馬在小三通後大陸觀光資源大餅應透過立即修法而達到實質在金馬消費、旅遊,前者的觀光內涵已在進步中。但在國防措施林立,並沒有因為台馬、兩岸之間交流頻繁而「解禁」,特別是部分軍事荒廢基地、堡壘都是「賣點」的景點,但都沒有交由在地政府充分「利用」,因此政府有誠意,似乎逐年釋出這些可觀、可看的「風景區」已是另一種配套的基本要求,相信政府有必要這樣做啊!何況今天不早做因應,明天將要絕對後悔了。 走筆至此,想到四十年來的「跳板」,即將成為載浮載沉的孤舟,失去了目標的渡輪,以往的犧牲卻成為有人說金馬的宿命是「犧牲」的代名詞呀!不值得呀!
讀者來論/但願金馬撤軍是一件謠傳/林泉利
- 200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