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防範登革熱等疫情趁勢擴散,連江縣環境資源局提醒民眾檢視住家與周邊環境,積極清除積水容器,並加強執行「巡、倒、清、刷」4個防治步驟,避免孑孓孳生,全力防堵登革熱疫情。
環資局說明,丹娜絲颱風挾帶強風豪雨過境,有些地方可能會出現積水或淹水情況,風災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降雨後易造成環境中產生積水,民眾務必注意防治媒蚊四步驟:
巡:檢查屋外是否有積水容器,如花盆、荒廢、天溝等地點。
倒:倒掉積水,記得倒在乾燥的地面,污染物水溝。
清:清除用不到的容器、雜物並分類回收。
刷:刷洗容器內壁,清除黏附的蚊卵,乾淨不留痕跡。
颱風過後一週馬祖仍持續降雨。環資局強調,防範登革熱是長期工作,需要全體縣民共同維護長期的環境衛生,縣府結合環資局、衛生局及各鄉公所,強化社區動員、加強高風險熱區巡查、定期檢查家戶內外環境與積水容器等,特別提醒縣民颱風過後,更應加強清理自家周邊環境的積水容器,積極進行登革熱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從源頭遏制登革熱疫情的擴散,與縣府攜手阻絕病媒蚊孳生途徑,提升環境品質,共創宜居永續城市。
環資局說明,「沒有孑孓,就沒有蚊子;沒有蚊子,就沒有登革熱」,提醒縣民務必把握清除孳生源的關鍵期,立即檢查家戶內外的孳生源,尤其是戶外因下雨造成的積水處所,例如遮陽帆布、盆栽底盤、菜園儲水桶或廢輪胎等,都是容易被忽略而孳生病媒蚊的地方,一定要在一週以內將積水清除乾淨,才能遏止登革熱病媒蚊的大量孳生。登革熱的傳播主因是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防治關鍵在於清除病媒蚊的孳生源,只要有0.5公分的積水,就會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尤其在大雨及高溫過後,最適合病媒蚊孳生,環資局提醒縣民務必把握清除孳生源的關鍵期,一起清理周遭環境,全力防堵登革熱疫情擴散。
防堵登革熱疫情 環資局提醒牢記「巡、倒、清、刷」
- 2025-07-16

防堵登革熱疫情在馬祖發生,環資局提醒民眾牢記「巡、倒、清、刷」步驟,避免孑孓孳生。(圖:環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