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國人健康風險樣貌也隨之改變。其中,「皮蛇」―也就是帶狀疱疹,成為日益嚴重的健康威脅,而該疾病係由水痘病毒(VZV)再次活化引起的,不僅會造成劇烈疼痛,還可能導致長期神經痛,更甚至影響視力與生活品質。但令人遺憾的是,許多患者忍受了數週甚至數月的神經痛折磨,才驚覺這是一種可透過接種疫苗預防的疾病。這樣的「後知後覺」,不僅讓病患付出健康與生活品質的代價,也提醒我們:疾病預防的觀念仍有待加強。
它的特徵是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的皮疹在腰腹或後腰側周圍神經,常見於中老年族群或免疫抑制治療患者,根據研究統計,每3名成人一生中就有1人有機會得到帶狀疱疹,抵抗力較差的族群,例如老人,特別是正在接受化學治療時,病毒很容易出來作怪;即使是一般抵抗力正常的人,在熬夜、疲倦、壓力大時偶爾也會發生。尤其50歲以上約9成的人,體內都有帶狀疱疹病毒,日後真正罹患帶狀疱疹者竟超過七成,85歲以上,更是每2個人就有1人有機會罹患,再罹患率有6%。而且年紀越大,罹患帶狀疱疹後的疼痛程度越劇烈,疼痛時間也越久。
一旦罹患會有96%的人會感到疼痛,認為每天都在痛的約45%,形容這種疼痛感是「可怕的」或「難以忍受的」佔42%,對於中老年人生活品質、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除了容易導致長期的神經疼痛,也易引發其他併發症,例如嚴重的眼疾、視力退化、皮膚細菌感染、肌肉無力、聽力降低或喪失等,萬一病毒侵犯到中樞神經,有可能引發腦膜炎,對生命造成威脅。
即使如此,社會大眾對於帶狀疱疹的認識仍明顯不足,許多人誤認為「得過水痘就沒事了」,忽略了病毒終生潛伏於體內神經的事實,不瞭解接種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疾病管制署建議50歲(含)以上未曾接種過帶狀疱疹疫苗者,不論之前是否有水痘或帶狀疱疹病史,建議自費接種1劑活性減毒帶狀疱疹疫苗。研究顯示,常見的高風險族群除65歲以上長輩外,慢性疾病更是增加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且60歲以上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可明顯降低帶狀疱疹發生率達51%和降低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發生率達67%,另帶狀疱疹疫苗不會因施打年紀影響效果,無論是60到69歲、70到79歲或80歲以上,都能使患病率下降55%,罹患眼盲的疱疹類型機率下降63%。
目前連江縣政府已展開積極措施,針對符合資格的民眾提供免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涵蓋範圍包括特定年齡層與具高風險慢性病患者:(1)具有糖尿病、慢性肝病(含B/C型肝炎、肝硬化)、心血管疾病(不含單純高血壓)、慢性肺病、腎臟疾病及免疫低下(HIV感染者)等疾病之門、住診紀錄患者(疾病代碼如附件);(2)無法取得上開疾病之門、住診紀錄,但經醫師評估符合者;(3)BMI≧30者。;這項政策是本縣公共衛生的重大進步,但許多民眾對帶狀疱疹的認知不足,甚至認為年輕時得過水痘就不需擔心,事實上,正因體內存在潛伏病毒才更需要主動防範;在此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儘速洽詢本縣各醫療院所,瞭解自身是否符合免費接種條件。若您身邊有家人親友符合資格,也請您主動分享資訊,讓更多人免於疾病帶來的折磨。健康是一輩子的責任,若我們能及早把握時機、主動防範,不僅能遠離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也能大幅減輕家庭與社會的照護壓力。預防永遠勝於治療,請盡早完成疫苗接種,為自己與家人建立一道堅實的健康防線。
圖文資料來源:連江縣衛生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健康話題/防患未然,守護健康
- 2025-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