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電影院/文:徐夢陽

  • 2025-07-04

 小時候總是很期待在老家附近的廟宇舉辦活動,大概都是跟神明聖誕有關的活動,然後就會有善男信女花錢奉獻給神明下午布袋戲,晚上看電影的檔次,有時候還一次來兩場,相互輝映。而那時是我們這個社區最熱鬧的時候,大家邊看電影,邊買小攤販,那些香腸、燒酒螺、燒番麥等店家,都會提前到廟埕前卡位。等到時間一到,家家戶戶就會搬椅子帶東西到廟前集合。那時候第四台沒那麼熱門,電影也大多只能到電影院看,所以,能夠在大家一起集合起來看電影,真的相當開心。還記得那時候看了不少經典國片,例如《好小子》系列,或是《新七龍珠》,或是後來的郝劭文系列,通通都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讓人印象很深刻。

 那樣的假日電影院時光,是我們這一代很快樂的時候,所以我們所看的電影都記得很清楚,就連現在,也都會找看看有沒有精彩片段可以收看,每次看到那些電影,就好像回到那個時光,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然後跟著大家一起看電影。後來,電視第四台漸漸普及化,許多電影台也紛紛成立。一到假日,我就會在客廳霸佔電視,然後看我喜歡看的電影,舉凡周星馳系列,或是其他好笑的港片喜劇,我都可以倒背如流,雖然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切入點。就如同有些人喜歡看京劇之類的傳統戲劇,他們看那些老劇本,往往是看演員的表現,還有如何串聯,那是精華所在,是需要細細品味的。

 後來,網路發達後,許多電影都可以在網路收看,所以,不用把報紙那張節目表留下來,也不用趕緊把電視出現的跑馬燈抄下來,只要用網路打關鍵字,倘若網路有,就會出現那部電影,不過,如果要畫質好一點,還是會到出租店,或是花更多的錢去購買正版的電影,希望可以好好收藏那些經典。而那時候,就不一定要分假日或平日,只要想看電影,只要有時間,就可以收看,不用被綁在固定的時間。畢竟,個人時間寶貴,倘若能好好調配運用,必定會比被限制的來的好。

 直到現在,網路直播相當發達,前日,網路才預告要直播當年火紅的電影《海角七號》,電影後面還有導演與神秘嘉賓的訪談。我以為過去的電影因為大家都看過了,所以不會有興趣,沒想到觀看的人數從百人到萬人,大家還在上面踴躍的討論,當然,劇透是被拒絕的,但是一搭一唱,大家也看得開心,可以看到過去的電影拍得如此成功,而完整版又交代得很清楚,所以可以讓原本的電影更好。

 這樣的網路限定的假日電影院相當棒,結合了許多元素,首先,它勾勒起眾人的集體記憶,大家對於這部電影都相當熟悉,其次,只要有網路,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收看,再來,對於後面的討論更耐人尋味,畢竟時隔多年,還是可以對於這樣的電影產生共鳴。最後,看電影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室外的露天電影,到電視機前面的電影,或電影院的電影,到手機、平板都能隨時看電影,相當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