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心舉辦性別平等講座

  • 2025-05-20

 家庭教育中心舉辦性別平等講座,陳姵君引導與會者思考性平議題,並教導民眾避開網路上的愛情詐騙,之後帶領手作「冷靜瓶」,希望大家學習克制衝動。(圖/文:王致潔)

 家庭教育中心舉辦性別平等講座,陳姵君引導與會者思考性平議題,並教導民眾避開網路上的愛情詐騙,之後帶領手作「冷靜瓶」,希望大家學習克制衝動。(圖/文:王致潔)

【記者王致潔報導】家庭教育中心日前舉辦性別平等講座,邀請台中市政府警察局性平小組委員陳姵君,引導與會者思考性別議題,並從現代人離不開的網路著手,探討網路中暗藏哪些陷阱,教導民眾如何避開陷阱、保護自己,與會者橫跨男女及老中青三代,也有父母帶著小朋友一起參與,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平觀念。

陳姵君表示,在我國的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乏性教育及性別教育,因此許多民眾仍然存在嚴重的性別刻板印象,例如初一不要回娘家、不住公婆家就是不孝、內外孫的差別對待等,都跟性平議題有關,希望可以透過講座,普及性別平等的觀念,幫助與會者破除迷思,當大眾普遍擁有性別平等的觀念,在婚姻中更能互相尊重,促使家庭更幸福和諧。

陳姵君更引導與會者思辨網路上常見的詐騙及愛情陷阱,並以黃子佼性犯罪醜聞為例,引導民眾思索遇到誘惑或威脅時,如何及時止損。陳姵君表示,當被害少女被威脅拍下第一段性影像時,就是滾雪球的開端,而非恐嚇的終點,少女很容易再因性影像被威脅,一步步墮入更黑暗的深淵,因此凡事勇於及時止損,是值得學習的課題。

陳姵君指出,人類之所以會沉迷網路,是因多巴胺作祟,電玩、性愛、毒品等容易刺激多巴胺分泌,讓人類感到很爽,因此一般人難以抵抗手機的誘惑,但其實爽完後反而容易更空虛;反之,人類的理性腦由前額葉掌管,直至成年後才發展成熟,若不訓練則退化,因此鼓勵各位與會者日常中多加練習克制慾望、面對現實。她表示,理性腦需要7秒才能開機,因此帶領與會者DIY「情緒療癒冷靜瓶」,瓶中的亮粉經過7秒才會完全降落,希望民眾將這份「冷靜」帶回家,當感到衝動時,便讓思緒隨著瓶中亮粉沉澱,幫助自己回歸理性,避免做出錯誤的決定。有民眾表示,這場講座讓他受益良多,以後遇到困境時,能夠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事情,避免衝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