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藝術讓島嶼發光

  • 2025-04-07

 第六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將於本月開展,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是一個年輕的國際藝術節,在2010年首次舉辦,但卻能短時間內獲得國際聲譽,是用藝術塑造島嶼品牌、用文化促進島嶼發展的成功範例。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每3年舉辦一次,今年邁入第六屆,為期約100天展期分為春、夏、秋三個季節,是現代藝術的國際盛會,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用藝術連結在地、連結海洋 、連結旅遊,值得馬祖借鏡。

 連結在地,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展出地點不是在遙遠高冷的殿堂,而是在居民生活場域,作品設置於碼頭、聚落等地,有些參展的藝術家們還會和當地民眾合力製作作品,這種與在地結合的模式,不但讓在地民眾感到驕傲,並且在地民眾也將成為最好的導覽者,主動為訪客提供有溫度的導覽與分享。馬祖有在地藝術家,而馬祖社區發展也累積一定量能,大型藝術活動如能與在地結合,不僅能深化馬祖本地藝術發展,也能跨域、跨界合作孕生新的發想與創作。

 連結海洋,瀨戶內國際藝術節高舉「海洋復興」旗幟,以瀨戶內海離島做為藝術展示舞臺,包括小豆島、直島、豐島等,由於這場藝術節是以離島做為主要展區,因此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特色是乘船旅行,使得藝術展有濃濃海洋的獨特浪漫。馬祖四面環海,海洋是馬祖文化的搖籃,大型藝術活動如能結合海洋元素,將更能突顯馬祖的文化底蘊與海洋特色。

 連結旅遊,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每年吸引約100萬名遊客造訪,是文化帶動觀光的成功範例。對外開放的大型國際藝術活動,必然要納入交通以及旅遊規劃,大型國際藝術活動如與交通、旅遊切割,不但活動效應將降低,並且展期期間也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交通、旅遊詢問,讓主辦手忙腳亂、應接不暇。以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為例,香川縣將藝術結合觀光,包括旅遊指南、官方APP、船班資訊等,規劃都非常周詳用心,讓觀光客可以輕鬆安排一場海島藝術之旅。

 另外,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獲得全球媒體廣泛報導,香川縣政府、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實行委員會甚至還派專員來台灣舉辦說明會,馬祖在舉辦大型藝術活動時,也要注意宣傳行銷相關工作,藉由藝術活動提升馬祖品牌能見度。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活動的初衷是希望重新恢復瀨戶內海群島自然與人類交錯和鳴的活力,讓瀨戶內海成為「希望之海」,期望未來馬祖藝術相關活動,也能連結在地、連結海洋、連結旅遊,用藝術讓馬祖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