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齡者體位控制
1、高齡者體重增加的常見因素:在高齡者身上,我們常看到許多「上身寬廣、下身細小」的情況,許多長輩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態並不了解,也不明白自己的體重與身體健康的關係,在隨著年紀增長、體重也增加的情況下,常常合併有行動功能減退、血糖問題浮現、甚至造成肥胖性肌少症的問題。老年人的肥胖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問題:一、基礎代謝率降低、活動量下降,缺乏運動而導致脂肪累積。二、賀爾蒙分泌減少,影響脂肪代謝能力,增加肥胖的風險。三、飲食習慣改變,可能因為牙口問題或是口味變重,而造成肥胖。四、藥物副作用,某些抗憂鬱藥物、賀爾蒙類藥物可能增加體重。五、心理因素,可能因為覺得生活無其他目標,因此透過食物作為安慰,增加熱量的攝取。
2、身體質量指數仍是一個好的體位指標:在超過65歲的長者發現:腰圍比身體質量指數更加能預測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且如果老年人經常運動,且腰圍也較小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也較低。高齡者的肥胖同時也伴隨著心血管疾病、血糖風險、高三酸甘油脂,甚至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也不在少數。然而,身體質量指數的數值與存活率的關係呈現U型曲線關係,最低的死亡率約落在身體質量指數:18.5至23.9kg/m2之間。若是在年齡大於80歲的長輩身上,體重越低反而看到越高的死亡比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一年齡的長者,若有體重減輕的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慢性病、癌症的因素造成,很可能合併食慾降低、營養不良的問題,這使得在超高齡者身上的體位控制,需要考量更多身體健康的因素,不能單看體重或是身體質量指數等指數來評估。
3、 身體質量指數超過 30 kg/m2,建議進行減重計畫:不以少數個案來討論,若是65歲以上之長者的身體質量指數已經超過30 kg/ m2,則建議進行計畫性的減重,對於血糖控制、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疾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都有顯著的幫助。在長者身上的減重,初期不建議以藥物協助,主要還是以生活型態改變與飲食調整和增加運動量為主要方式;若只有單純減少飲食量、企圖單純地降低體重,則往往會造成體重下降,但沒有減少脂肪,只有造成肌肉量下降與脫水的反效果。因此在做飲食控制時,千萬務必要合併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才會在降低體重的同時,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
4、 體重較輕者,需維持甚至增加體重:針對體位過輕的長者(身體質量指數小於 18.5 kg/m2),適度的增加體重可能是必要的,若本來的體重已經過輕,在面臨生活中各樣的壓力、環境改變、疾病等問題時,身體會因為體重過輕,導致較高的生活功能減退比率,提高失能的風險。在排除癌症、慢性疾病控制不良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療專業人員的引導下,擬定增重計畫。
5、 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協助長者做好體重管理:針對過重或肥胖的長者,建議還是要均衡攝取各大類食物,特別是蛋白質 類食物的攝取,同時要合併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以每個禮拜三次,每次三十分鐘為目標,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同時,也建議像是瑜珈、太極拳、舞蹈等活動,能有效增加長輩的靈活度與身體彈性,增強平衡感,減少跌倒的機 會和降低跌倒後骨折、臥床的併發症風險。另外,甲狀腺素分泌不足,也是常見的體重增加原因,若甲狀腺素分泌不足,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會下降、耗能減少、下肢水腫的問題也是浮現,也是必須注意與考量的因素。
6、關注體重,務必同時考量長者的情緒與生活環境:長者的體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段當中發生變化,可能因為慢性病控制不佳、器官代謝能力下降導致活動量減少,造成體重上升;也可能因為同樣的原因引起身體不適,導致食慾降低、腹瀉、消化不良等問題,造成體重減輕,因此,若是長輩在短時間內有體重的變化,都需要特別關注。另外,長輩的體重也可能因為情緒與外在環境的因素產生改變,例如:常常談心的老友搬離同住的社區、親人過世、牙口不好造成飲食障礙、獨居等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緊張、焦慮、憂鬱的情緒,這些常常都是體重改變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是關注長者的體重,覺得他們體重改變只是因為「生活型態不良」、甚至覺得他們是「不願意改變自己」,才讓自己的體重失控,那就容易因此失去提早介入、及早處理的機會。
7、結論與提醒:長者想要做好體位控制,除了要均衡攝取各大類食物外,務必牢記兩個重要觀念,首先在飲食方面要維持,甚至增加高蛋白食物攝取,第二是避免肌肉量流失,除了增加有氧與肌力運動外,還要特別留意口腔的咀嚼運動,細嚼慢嚥可以讓食物的分子更有效地被身體吸收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嗆咳和吸入性肺炎等可能併發疾病。
貳、 高齡者飲食原則
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肥胖者的健康問題及疾病複雜度相對於中青年人更為多樣化。這些考量包括預期壽命、身體活動能力、失智風險、家庭支持系統、共病情況、牙齒與吞嚥功能、病患意願等多重因素。在飲食規劃上,高齡者「該吃什麼」常成為醫療團隊的一大挑戰,因每位患者的飲食習慣與可獲取的食材各不相同。針對高齡肥胖者的飲食建議需以醫病共享決策為主,個別討論適宜的飲食方法,而無法以單一標準化建議。
針對高齡肥胖的三高患者,飲食建議應包括以下重點:
◎減少總熱量攝取,以達到體重控制。
◎減少精緻澱粉及添加糖的攝取,並增加全穀類澱粉。
◎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
◎減少鈉攝取並增加鉀攝取。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適度控制膽固醇。
透過上述飲食調整,有助於降低體重、改善血糖、血壓及血脂異常,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風險。
健康話題/高齡者健康體位-1
- 2025-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