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馬祖藍眼淚季節來臨,南竿鄉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開始實施部份區段路燈夜間關燈措施,這項措施已行之有年,其目的是希望營造更好的追淚體驗。除了藍眼淚需要暗黑環境外,螢火蟲以及暗空追星等活動都要配合暗黑空間,關路燈及改變路燈型式、色溫等均是必要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可能讓民眾感到某種程度的不便,但能換來遊客更好的體驗,並為馬祖暗黑經濟帶來正面宣傳與口碑。
馬祖多項重要觀光體驗活動都需要暗黑環境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多年前縣府與馬管處就著手推動馬祖暗空公園計畫,各鄉為了藍眼淚、螢火蟲調整路燈時間也是暗空計畫的一部份,這是一股新的旅遊趨勢,馬祖應設法走在世界的前端。暗空保護運動發源於1988年代的美國亞歷桑納州的土桑市,國際暗空協會(IDA)成立三十多年來,已成為全球保護夜晚免受光污染的公認權威和領導組織,而台灣暗空組織也成立多年,努力爭取合歡山成為全台唯一國際認證的暗空公園。
台灣星空守護聯盟創辦人劉志安說,「光害防治並不是要把全部的燈關掉」,只是將燈光照在該照的地方、該開燈時才開燈。南竿鄉配合藍眼淚所做的路燈點滅時間調整是良性示範,其它鄉島可依實際需求跟進,相信對所有來訪遊客而言,在暗黑活動體驗時會有更好的感受。要如何把光照在適當的地方,各鄉環境條件或有不同,但其目標宗旨是一致的;暗黑理念其實不是要消滅所有的燈光,真正的用意是減光,但要能讓減光發揮預期功效,民眾的支持度才是政策能否推動的關鍵。
馬祖走過戰地軍管半世紀,燈火管制長達數十年,居民算是黑怕了,地方自治初期的建設都以爭取路巷燈為主要任務。路巷燈的普及率雖是文明地區的指標之一,但更聰明的點燈方式才是最新的趨勢,路巷燈可以普及,但可控制其色溫以及點滅時間,以配合各項觀光體驗活動。暗黑觀光對馬祖而言是重要產業,在地居民希望晚上越亮越好,觀光客卻剛好相反,此時要從減光環保、生態保育的角度出發,設法找到合理的平衡點,在滿足夜間照明需求下兼顧暗黑活動體驗,各鄉可以更精準的調整照明方式與時段,這也是政府推動微光馬祖的核心理念。
社論/馬祖的暗黑經濟需要民眾相挺
-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