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這附近兩年了,偶爾去河邊拍照才經過或漫步走入這公園裡。公園並不大,但因處在熱鬧的迪化商圈中,花木扶疏中卻也顯得幽靜。
我發現會逗留在公園的人大抵是附近住家的人,天氣好的時候,麻雀和鴿子與小孩會閒來無事在公園裡嬉鬧,其他附近的商家或觀光客通常無暇或看不上眼這表面無奇的小公園,所以並不會注意這公園裡的美人蕉是否紅得出色媚人,更不會在意這公園較之其他公園有何不同了。入秋以來的我,更頻繁進出公園的原因卻只是多半抬眼去注意那幾株隱藏在眾樹喧嘩中高高在上,卻不知何時葉子開始全然變黃的槭樹,但這一天,冬季的陽光卻明媚如夏,我才低首赫然注意到早先都是我為之忽略,原來一直謀面卻不相識的李臨秋原本就坐在公園的一角。當我們過於執著抬眼尋找某一事物時,想必會忽視眼下更多的風景。
陽光下,小小身子的李臨秋在這淡水河畔的大稻埕公園裡的一角,壓彎著弧線的腰背,始終獨自一人默默坐在涼椅上低首專注凝神寫詞,附近種植著這位以望春風、補破網、四季紅、一顆紅豆等等膾炙人口歌詞的台灣知名作詞人生平最喜歡的夜來香。那時,夜來香尚未開花,但幾片在冬季發黃的槭樹葉子從稍遠的空中靜靜地飛落而至,飛落在夜來香的灌木叢與李臨秋的涼椅上,當然還是偶爾會有人走過來好奇地探看一下,然後沒等到懷念的歌謠詞曲揚起就離開了。據說這公園裡每天早上9時到下午6時的小影音螢幕上,每個整點,李臨秋雕像區就會自動播放15分鐘的李臨秋歌謠,這是台北市內首座歌謠公園。不過,或許我過去太專注尋找槭樹的變化了,所以也每每錯失了重現李臨秋的定時播放?
這樣,一代知名的歌謠詞曲名家李臨秋就如此風雨無阻坐在那裏,有他的優美歌詞與夜來香陪伴,而多少年後,與他素昧平生的我卻只能有幸遇上他,在心裡迴盪著他那熟悉卻久遠的歌謠詞曲中,幫他輕輕撿去飛落在涼椅上的枯黃槭樹葉子。
這公園裡有人散步,歇歇腳,人們與晨昏在此來來去去,但不知有多少人會側耳聆聽一支歌詞動人的曲子時,與我一樣曾忽略了身邊角落裡那默默彎腰低首工作的李臨秋,還被他那埋首執筆專心致志的工作情狀所感動?
如今不也很流行到大稻埕老街尋找老回憶嗎,但誰又想起李臨秋?
我半蹲在他身旁,細細端詳著他眉宇和握筆的神態,想像和共享那一刻的創作靈光喜悅。
想想,這不知是機緣或偶得,時光的歲月和人生際遇,似乎忽然間在這裡也有了一絲絲幸運神遊的交會。
遇見李臨秋/ 文:托里
- 2025-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