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低碳家園有撇步

  • 2025-03-18

 為了永續家園,馬祖近年來積極推動低碳家園,去年再度獲得佳績,南竿復興和珠螺村分別榮獲1銀1銅低碳永續家園認證,為地區環保的努力再添亮眼成績,全縣參與率達100%,共同為低碳家園付出實質努力。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促使各國積極推動減碳政策。台灣身為島嶼國家,極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因此,推動低碳生活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隨著台灣政府訂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各縣市亦積極推動低碳社區,以實現環境永續的目標。

 環保署自2010年起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制度」,評定各縣市及社區在低碳發展上的努力,有許多的案例非常值得參考,台中市在低碳發展上表現優異,透過多項政策促進低碳社區建設。例如:「東海綠建築社區」成功導入綠能設施,包括太陽能板、雨水回收系統與智慧電表,並透過社區居民的參與,推動綠色消費、垃圾分類與低碳飲食。此外,台中市政府亦積極建置電動公車與共享單車系統,減少交通碳排放。

 台南市則在智慧節能方面取得突破,推動「台南智慧綠能社區」,透過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監測能源使用情況,進一步提升能源管理效率。當地亦透過太陽能光電屋頂計畫,鼓勵居民安裝太陽能板,使社區能源自給自足,成功降低碳排放。

 新北市更自民國九十八年起陸續培養數百名低碳規劃師,在幅員遼闊的新北市輻射出去協助各社區節能減碳,也因此近來又推出節電診所,由專業節電醫師團隊,提供社區免費公共住宅環境節電診斷,找出可以節能減碳的空間,提供高效益的節電改造處方,並彙整社區改造相關資源訊息供社區參考。診斷項目包含電力、空調、照明系統、水資源管理、資源回收再利用及建築物綠化及隔熱等。

 近期報導就分享新店的將捷家和社區,因為將五百盞傳統燈具都全數汰換為節能電燈,美觀但不實用的燈具位置挪移,以及停車場全天候照明只留給主幹道,其餘改為感應式電燈,降低不必要用電,就讓社區的電費減少百分之十五。新北市隨後也在前兩年推出節能E好宅計畫,讓節電診所、低碳社區補助等原本分散各處的資源,整合為一條龍服務窗口,讓社區推動低碳更方便。

 離島推動低碳自有其優劣勢,但也能就自身優勢發展再生能源、推動綠色觀光、建構低碳基礎設施等,推動低碳政策則需要社區居民的支持,每個家庭都是低碳社區的重要因子,透過改變日常生活習慣與設備更新,都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低碳家園其實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