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綠化植栽腳步不能停

  • 2025-03-13

 又到了一年一度植樹節的日子,這個源自歐美國家的節日直至民國建立時國父孫中山先生把造林觀念引進,也因此各界才把3月12日國父逝世紀念日定為植樹節。植樹綠化不僅著眼於環保與生態的保護,現在看來更具觀光的功能,很多國家地區因為花草樹木而吸引大量遊客,其中國人最熟悉的就是日本的櫻花,若沒有前人的栽種和推廣,日本的櫻花不會有今天的規模。馬祖早年山頭光禿禿,植栽綠化對我們而言意義與功能都十分重大,每種一棵樹下去,我們的後代都有機會受益,因此綠化植栽永遠不能停歇。

 植樹節為重要的環保節日,其目的是提高大家對於環境保護,並鼓勵永續發展的貢獻。而真正要「植樹」不應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節日,而是要將綠化、節能等環保概念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這才是植樹節存在的意義。馬祖每年都會舉辦植樹節活動,早期植樹僅以「綠化」為目標,自戰地政務解除地方自治後才著重「美化」,我們現在看到南竿盛開的櫻花就是當時的作為,如今再回頭想想,或許會覺得那時候為何不再多種一些。

 植樹綠美化永遠不嫌少、不嫌晚,且好處多多,在城市綠化能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通過提高空氣品質、減少能源消耗、減緩氣候變化等方式,實現環保的目標。在鄉村可透過植樹或造林計畫改變林相甚至成為觀光資源,可創造永續的觀光財。馬祖經過戰地軍管幾十年及自治以來,在植樹這方面向來十分重視,時至今日軍民各界仍對這項工作持之以恆,植樹的目的也由早年的軍事考量轉換成景觀考量,不論出發點以及目標為何,這項工作是不能停止的。

 前陣子馬祖南竿櫻花盛開吸引不少民眾遊客前往賞花,產發處日前也在儲水澳路邊補種櫻花,縣府與馬管處以及各鄉都在3月植樹節前後推動各項植樹活動。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種樹就是種下希望,我們再次強調馬祖的植樹不僅是綠化更要美化,因此各島可以因地制宜推展地方特色植栽,突顯原生樹種以及考量整體景觀和後續維管事宜等,讓植樹不再是單純的紀念與儀式,更希望經由這一輩的努力讓子孫都能受益。植樹造林是項永續的工作,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解決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在馬祖多種一棵有用的樹就是為後代累積觀光發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