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使用者付費乃勢之所趨

  • 2025-03-09

 北竿機場停車場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收費制,如預期制度實施即產生使用率大幅下滑的現象,除了民眾認為月租費用偏高是主因外,鄉親對使用者付費觀念的淡薄也是原因之一。使用者付費是當今公共設施管理必然的趨勢與公共政策的重要原則,鄉親應設法建立並接受這個正確的觀念,而公部門的收費制度也要因地制宜,符合效益、公平、效果原則,才能讓所有的設施發揮預期功能。

 當初爭取興建北竿機場停車場一項重要的目標是希望改善塘岐地區的停車問題,這座停車場在去年底完工試營運後,對疏解塘岐街道停車確有明顯助益,但自從實施收費之後使用率大幅下降,原本在停車場的車子又回到塘岐街上。是什麼原因造成停車場使用率一夜之間下降?當然關鍵在收費太高,而究竟要如何收費才會讓鄉親接受,在使用者立場是越低越好,但在管理單位立場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才行,如何取得平衡點是需要進一步評估核實的,縣內其它鄉島行之有年的標準是可以參考的對象。

 台北市在柯文哲當市長任內,引起社會議論的便是使用者付費哲學,不少制度在當時有了重大變革,有些措施延用至今,例如路邊停車全面收費等。多年前南竿機場前停車格因為車滿為患影響運作,才開始了收費規劃;此次民航局公告的南北竿機場停車場收費標準是一樣的,但對地方而言,兩座停車場其功能目標不盡然相同,因此收費的標準、辦法也要因地制宜做配合,否則政府花了龐大的經費興建公共設施卻因為收費太高讓使用者卻步,導致設施閒置浪費,這也不是公部門所樂見的。

 政府的公共設施都有公共財的概念,建設經費來自人民的依法納稅,因此相關設施自然要建立收費制度,這樣才符合公平原則。馬祖地區早年在戰地轉型自治過程中有很多公共設施都採免費使用方式,時至今日仍有諸多民眾對使用者付費原則不甚了解與接受,但公部門有必要透過制度的循序漸進來導引民意走向正確的方向,收費的多與少可以滾動檢討,但收費的制度一定要先建立。

 地區各鄉島都在陸續建設停車場,最先實施收費的南竿鄉對使用者付費觀念的接受度會比其它鄉島來的高一些。隨著鄉親法治觀念的建立,未來不論在那一鄉島,公共設施甚至是觀光景點收費都是必然的趨勢,與我們臨近的日本等國家都擴大實施景點收費,除了要以價制量外,增加的收入可做為設施的維管之用,以降低政府財政壓力。使用者付費主要是基於權利分享與責任負擔,鄉親要接受這個觀念,讓社會資源運用更加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