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弱勢族群經濟狀況 縣府持續推動「以工代賑」

  • 2025-03-07

 【記者曹重偉報導】為協助本縣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改善經濟狀況,連江縣政府民政社會處114年度持續推動「以工代賑」計畫,提供具工作能力的弱勢族群參與社會福利及社區服務的機會。此計畫依據《社會救助法》第15條訂定,旨在讓符合條件的居民透過工作獲取合理報酬,以維持基本生活,同時也提升鄉鎮環境品質。計畫對象包含列冊輔導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以及最低生活費標準兩倍以內的清寒家庭,凡年滿18歲且具工作能力者皆可申請。呼籲有需求的民眾積極參與,透過自身勞動獲得穩定收入,提升家庭經濟狀況。

 民社處說明,今年度「以工代賑」計畫的工作內容涵蓋多項公共服務,申請者可依個人能力選擇適合的工作,包括村落垃圾清除、水溝疏濬、道路與公廁清掃、環境衛生維護等清潔工作,亦有公園綠地整理、社會福利設施清潔維護、低收入戶重病患者與大同之家院民照顧(含送餐服務)、公墓整理、社區發展及海岸維護等任務。所有工作皆以社會服務為核心,不僅可為個人帶來穩定收入,亦有助於營造更乾淨、宜居的社區環境,讓參與者在勞動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與社會認同。

 符合條件者可向所在地鄉公所提出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如戶籍謄本、財稅資料,或臨時發生事故急需工作的相關證明。人員遴選將優先考量登記在案的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確保資源能真正協助最需要的家庭。為維護計畫公平性與有效性,參與者須遵守工作規範,並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與考核,如出現服務態度不佳、工作績效低落、不服管理或長期無故缺勤等情況,縣府將視情況終止其參與資格,以確保計畫順利推行。

 在薪資與工作時數方面,計畫屬於公法救助性質,薪資計算依勞動部公告之基本工資標準發給,但不適用《勞動基準法》、《就業保險法》及勞工退休新制等規定,亦無年終獎金。以工代賑人員每日工時介於4至8小時,每月薪資依實際工時核實發放,最高不得超過當年度基本薪資。人數配置方面,依據113年各鄉中低收入戶比例,全縣共計提供30個名額,南竿鄉16人、北竿鄉8人、莒光鄉4人、東引鄉2人。薪資標準則依戶籍狀況有所區別:低收入戶每日工時為5.5小時,薪資190元/小時,每月工作20天;非低收入戶每日工時為4.5小時,薪資同樣為190元/小時,每月工作20天,薪資皆按實際工作時數計算發放。

 民社處指出,「以工代賑」計畫不僅能幫助經濟弱勢族群獲得穩定收入,也能提升社區環境與公共服務品質,為整體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符合條件的民眾應把握機會,踴躍向各鄉公所提出申請,透過自身勞動改善生活,並為社區建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