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很多同仁認真做事、苦幹實幹,但有時卻忘了適時向外界進行說明與溝通,在大行銷時代,適度的行銷宣傳將能使成果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認同,成果被看見、被認同,才能讓馬祖在正向循環中,爭取到更多支持與機會。
一個人的認知是來自對於外界的認識與理解,如果缺乏訊息的傳播溝通,將很難被認識與理解。因此,公部門同仁的執行過程與推動成果,如果沒有適度傳播,大多數人將不會知道政府部門做了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做得再多再好,也無法獲得鄉親的認同與支持。
為了獲得鄉親的認知與支持,公部門應該要主動出擊,積極行銷。公部門同仁在宣傳時,應該要先釐清定位目標群體,針對目標群的需求進行對症下藥、精準行銷,讓目標群體得到需要、想要的資訊,這樣的行銷效果才會好,也才不會造成行銷資源的無效浪費。我們在說故事時,應該要受眾目標來思考,用對方的語言來講故事,對長官有對長官適當的說法、對鄉親有對鄉親合宜的說法、對年輕族群有對年輕族群有效的說法,不要把行銷宣傳變成莒光園地,故事應該要有溫度,要能感動人。
另一方面,行銷應該要根據事實,我們是在說故事,不是在說謊,馬祖很小,過度的吹噓很容易被打臉,沒有根據事實進行行銷,將會讓鄉親、旅客產生錯誤期待,在這種情況下,不但鄉親可能期待落空,產生更大的失望感,並且公部門還要花更多時間成本去解釋說明,非但沒有加分,反而大大扣分,一個會產生負面效果的故事,不是一個好故事。
另外,除了傳統媒介之外,公部門也應該要善用新媒體、新科技。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只要有話題性、可分享性,就算是在馬祖,依然可以向世界行銷。同時,受惠於數位發展,影音製作的門檻大幅降低,一個畫面,勝過千言萬語,公部門在行銷時,除了文字外,也應該要多加利用影音進行行銷,讓傳播的速度更快、行銷的效果更好。特別是馬祖的行銷資源缺乏,我們很難砸大錢進行宣傳,因此我們更需要瞭解新媒體、善用新媒體,發揮新媒體槓桿效益,以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的行銷效果。
我們會做事,也要會說故事,這樣才能把事情越做越好。期待地區公務人員能適度進行行銷宣傳,化被動為主動,讓政策與成果得到更多民眾支持,以及更多發展機遇,進而提升馬祖能見度與競爭力。
社論/會做事 也要會說故事
-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