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化浪潮的推動下,零售業的轉型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近年來,行動支付成為了消費者和零售業者間的主要交易方式,並在提升消費者體驗、增加交易便利性、推動觀光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2024年台灣金管會的統計數據,台灣的行動支付使用率已經從2019年的18.8%增長到2023年的45.7%,顯示出數位支付的廣泛接受度和普及程度。
不僅如此,現金支付占比也出現明顯下滑,從41.1%降至23.0%,足足減少18個百分點。面對消費者支付習慣的改變,業者當然也積極跟進數位轉型。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結果,2024年5月零售業者數位轉型營運策略中以「經營網路社群」占66.6%最高,「提供行動支付結帳功能」占58.7%次之,相較於2022年5月,以「提供行動支付結帳功能」上升6.5個百分點最多,顯示業者面對新興科技快速發展推動的數位浪潮,提供多元行動支付工具是未來重要營運策略之一。
行動支付的普及度當然有區域上差異,根據數位發展部調查,以台北市及新竹縣使用率為56.1%並列首位,新竹市55.3%居第三,新北市52.4%居第四,顯示北部縣市行動支付使用率相對較高,都逐步朝向「無現金社會」邁進。
儘管台灣主要都市地區的行動支付普及率高漲,但金門、馬祖等離島地區的數位支付轉型卻相對緩慢,在金門、馬祖等離島,傳統支付方式依然占主導地位,特別是現金交易在許多小商家中仍占很大比例。根據金門地區的商業統計,行動支付的使用率僅為百分之三十左右,與台灣本島的普及率差距顯著。
觀光業是離島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然而由於行動支付的普及率較低,外來旅客的支付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滿足,從而影響了觀光消費的提升。特別是隨著疫情後台灣觀光業的逐步復甦,若無法迅速實現數位轉型,將難以吸引更多的外來遊客,進而失去未來觀光發展的機會。
對於零售業者而言,導入行動支付的好處不僅在於滿足消費者需求,更在於提升經營效率與創造更多商機。首先,行動支付能夠簡化收款過程,減少現金管理的成本與風險;其次,行動支付的使用能促進消費者的即時購物體驗。研究表明,當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能夠使用便捷的支付方式時,他們的購買意圖會更加明確,並且更有可能完成交易。特別是在快速消費品(FMCG)或餐飲等行業,行動支付的便捷性往往能夠提升顧客的回購率,從而增加銷售額。
為了迎接數位化的未來,離島地區的零售業者應加速數位轉型,提升行動支付的普及率。除地方政府應加大對數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行動支付選項,並積極推動行動支付系統與本地商家、觀光景點的結合。在地商家也應積極進行數位化培訓,讓員工能熟悉並快速上手各種行動支付工具,從而提升顧客服務質量。
數位轉型,特別是行動支付的普及,已成為零售業和觀光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台灣主要都市的數位支付發展勢頭強勁,然而離島地區仍需加快轉型步伐,才能在競爭中不落人後。
社論/數位轉型行動支付未來大趨勢
-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