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馬海纜日前再次發生全斷事故,中華電信緊急啟動微波電路備援,馬祖對外通訊雖有感受到短暫的不順暢,但比起微波建置前那次的斷纜要好太多了,此次的斷訊在備援機制迅速啟動下將影響降至最低。強化離島通訊韌性一直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政策,台馬第4光纜已在建置中,可為通訊穩定再添保障,但以近年來海纜受損頻率來看,台馬間的微波備援妥善率更顯重要。
兩年前縣府及立委辦公室因應台馬微波備援建置時要求不能只是局部擴充,要全面符合流量來規劃,當時在中華電信努力下台馬微波系統的總容量從2.2Gbps提升至10.6Gbps,微波備援率達103.6%,不但有效提升馬祖地區居民的通訊安全,同時強化馬祖地區整體通訊備援效能。中華電信兩條台馬海纜於112年2月間陸續發生斷纜障礙,此時各界才意識到海纜所涉及的是國安層面的大事,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喊強化通訊韌性,因為通訊在現代社會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現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分鐘沒網路,拋開國安問題,光是民生問題就足以擾亂社會安全。
海纜易受到地震或颱風以及人為影響,導致海底的海纜中斷,前陣子歐洲一條重要海纜疑似遭人為破壞,有關海纜的安全問題再度受到世界各國關注,但在衛星普及率尚未提升之前,多數國家仍視海纜為重要的通訊管道。台馬間正在規劃及建置第4條長約280公里的海纜,若工程順利可望在今年完成,這對於台馬通訊而言又多了一層保障。最近一次的斷纜初步研判非人為因素,可能與設施老化有關,表示海纜仍有其安全使用年限,在維持通訊極其重要的大前提下,任何型式的備援機制就越顯重要。
台馬微波建設工程,在第二、第三微波站建立後,微波系統頻寬一舉達到10.6Gbps,此次斷纜發生時中華電信以最快速度完成系統切換,也因為頻寬足夠,所以大部份的用戶都沒受到太大影響。但微波在易受天候影響這個部份仍無法克服,台馬間若海面風浪大時可能危及通訊品質,因此未來備援仍不可排除大量運用衛星通訊的可能性,當然這需要市場成熟後才能降低其成本。總之強化通訊韌性必須因時、因地制宜,不管是國安還是民生層級,為保險起見,連微波備援都必須再有備份,也就是微波容量要足夠應付各種突發狀況的發生,才能確保通訊不中斷。
社論/海纜斷裂頻傳 微波備援力求穩定
- 2025-01-24